时间: 2020-06-21 22:21:00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这类朋友推荐运营头条号、百家号、知乎,这些平台都拥有较大阅读量,更容易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头条号和百家号作为内容输出,尤其是头条号的阅读量会让你的成就感更强烈。
知乎可以通过问答成为领域大咖,也可以作为引流和内容转化。
可以三个一起运营,也可以选择其中两个或一个,视自己的条件而定。
个人品牌型
志在成为领域大咖或领袖,打造个人IP的朋友,推荐在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号、百家号之间选择一个组合。
比如“微信公众号+知乎”的组合,微信公众号拥有粉丝粘性和私域流量池,知乎拥有较高的关注吸引力和观点认可度,以及高效的粉丝引流。如果你能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精力,这个组合是打造个人IP的不错起步。
如果精力足够、条件允许,可以纳入头条号或百家号,甚至四个平台一起运营。培养私域流量池的同时,可以扩大全网影响力,加快个人IP的建立。
追求收益型
以变现收益为目的的朋友,单一平台很难实现突破,推荐做多平台组合,甚至矩阵。
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四大平台是基础,当然要有主次之分,一般以头条号或百家号为主号。变现渠道越多,收益也越多,这个简单的道理不难理解。
精力和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把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也做起来。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可能起步会比较艰难,但是培养起私域流量池的公众号,收益渠道更灵活广泛。
具体是怎样的收益,后面会专门推出一期内容,对自媒体变现收益进行解析分享。
选择了正确的自媒体平台,下一步面临的就是内容定位。内容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域”选择,大多数自媒体平台注册时都要求选择内容领域。
头条号已经取消了注册领域要求,并且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内容细分是市场需求的结果。锁定精准目标客群,需要进行产品细分,这市场发展趋势,与平台要求无关。
所以,内容定位一定要准确,甚至在领域内进行二次细分。如果内容定位出错,即便平台选择是正确的,运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运营不下去。
这就像选好了池塘,却放错了鱼苗,最后发现自己根本不会养这种鱼。
自媒体领域分析
要选对鱼苗,就要了解鱼。所以在确定自媒体内容定位前,要先了解自媒体领域。
平台对领域的划分其实已经很清晰了,没有必要多加赘述。我们更应该了解、分析一下所谓的“热门、冷门、常规”三大领域,避免盲目的追热门、避冷门。
热门领域
在大多数自媒体平台,新闻、娱乐、体育、美食等都是热门领域,这类内容拥有更多的阅读群体。而且我们所说的爆文,在这些热门领域出现的较多,这也是基于庞大的阅读用户量。
很多人认为,热门领域更容易获得推荐和阅读量,理论上讲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发现,即便自己选择了热门领域,推荐和阅读量也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可能惨不忍睹。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热门领域固然拥有更多的阅读群体,但是内容分类较集中,输出量也十分庞大,这就催生了残酷的内容竞争。
想要在热门领域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可靠的信息渠道、独特的观点陈述、专业的深度分析、诱人的写作技巧等,不需要全部具备,但是至少要具备一两项。
总之,如果你不能保证输出内容够及时、够独特、有亮点、能吸睛,就不要盲目的追随热门领域。你的内容可能被瞬间淹没,就像一滴水滴入大海,不可能掀起大浪。
有人会问:“某某的内容很一般,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推荐和阅读量?”
记住你是新人,别人可能已经运营了很久,积累了很大的粉丝基数,所以推荐和阅读可以不完全依靠内容质量。这和平台推荐机制有关,后面会有针对推荐规则的讲解。
冷门领域
冷门领域似乎总是让人望而却步,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证明,冷门领域的内容输出必定经历玩单机,甚至走不出去。
但并不是冷门领域就没人涉足,相反冷门领域也有很多大神诞生。
原因很简单,冷门领域的阅读群体相对较小但是粘性更高,且冷门领域的内容输出量相对较少,内容竞争相对温和许多。
说是冷门领域,不如说是小众领域更确切一些,因为根本原因在于阅读群体的小众化。但是小众化不代表没出路,小众化的东西往往潜藏着更大的机遇,就看谁有能力抓住。
话又说回来,更大的机遇不代表更多的机遇,并不是谁都可以玩得起小众内容的,所以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实力。
小众也就意味着关注度和趣味性都相对较低,这就对内容的专业度和趣味性要求较高。这是很考验知识储备和创作能力的,没有两把刷子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常规领域
除去热门领域和冷门领域,剩下的也就是常规领域。不同平台有不同的用户偏重,所以常规领域也是随着平台的不同而有细微变化的。
相较于热门领域,常规领域内容专注度更高,运营空间也更大。这有利于细分类市场发展规律,而且降低了内容创作的苛刻要求。
相较于冷门领域,常规领域拥有更大的读者基础,选题和内容的局限性更小。说白了,常规领域的读者对内容风格、类型的喜好更丰富,这就减轻了内容创作的压力。
内容定位方法
自媒体运营究竟如何做出准确的内容定位呢?
不要被校尉上面的一通喷吓到,那只是帮助你做到“知己知彼”。内容定位其实并不难,下面我们就聊一聊内容定位的几种方式,这会帮助你准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兴趣定位
以兴趣爱好作为定位依据,也就是选择与你的兴趣爱好相符的内容领域。
这是大多数朋友选择自媒体领域的依据,因为兴趣爱好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来源。
自媒体运营有时候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是和兴趣爱好一致的,那么至少你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知识定位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拥有持续充电学习的条件和能力,那么你可以以此作为定位依据。
知识储备可以提高输出内容的质量,而持续的知识补充,可以让你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要知道,内容质量是平台推荐,和读者关注的重要因素。
职业定位
个人职业也是定位的依据之一,或许你从事的职业不是你的兴趣爱好,也不是你的优势知识储备,但这是你每天都要面对并思考的事情。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事情,不论大事小事,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如果你有一定的创作能力,这些素材往往能引起同职业阅读人群的共鸣。
热门定位
追热门,哪个领域热门就定位哪个领域。前面的领域分析已经说到了,如果你不具备特定的能力和条件,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冷门定位
钻冷门是一种偏激的定位方式,尽管存在很大的机遇,但是风险也很大。前面也有分析说明,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还是不要去碰。
定位推荐
兴趣、知识、职业都是比较主流且准确的定位方式,校尉比较推荐知识定位,这是校尉采用的定位方式。
自媒体运营者更多的竞争还是在内容质量上,尤其是运营初期尤为重要。知识储备会让你轻松的、持续的输出高质量内容,从而让你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甚至脱颖而出。
如果能兼具知识、兴趣、职业,或其中之二,那就最好不过了。
或许有人说:“有兴趣坚持下去才最重要的因素”。
但校尉觉得,如果事事都要靠兴趣才能坚持下去,还是趁早远离自媒体行业吧。
内容定位表现
完成了内容定位,后面就要按照定位做垂直内容创作。
校尉的本职工作是个策划人,所以有时候喜欢吹毛求疵。既然明确了定位,就应该尽量利用展示面,把定位清晰的表现出来。
账号名称
不要小看自媒体名称,这是读者了解你的重要信息。校尉认为,自媒体名称应该好好利用,取名注意三个要素。
第一个是体现定位特点,也就是名称里尽量体现出所选择的领域,或所输出的内容特点。比如美食分享可以叫“吃货XX”,美食烹饪可以叫“XX厨房”等。这样,读者可以通过领域关键词搜索到你,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你的特色。
第二个是体现IP特点,这是针对打造个人IP的朋友。如果你能将IP特点和搜索热词结合起来,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对打造个人IP很重要。比如校尉全网名称是“执笔校尉”,执笔(创作)是IP特点,(摸金)校尉是搜索热词。
第三个是取名要易读易记,切忌用生僻字,也不要太长。有人喜欢用文艺范的名称,如果你的定位就是文艺范那可以,如果不是还是老老实实取个易懂的名称吧。
账号头像
头像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位,微信头像都被开发成广告位了,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自己的头像呢。
如果条件允许,为自己设计一个头像,不必太复杂,能直观表现定位或IP特点即可,但是一定要符合平台的规范要求。
对于个人IP型运营者,也可以放上自己的真实形象,因为你就是在塑造自己的人物品牌。
账号简介
简介一定要好好利用,一般简介的字数限制在30或50字以内。简明扼要的表明自己的定位,或者阐述能给读者带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对于个人IP类简介,可以简明扼要的介绍自己,比如职业、技能、职称、成果、荣誉等等。总之就是能突出你的定位,能给你涉足的领域加分就是好的。
页面装饰
有一些自媒体是有主页装饰功能的,比如知乎的个人主页就有封面装饰。这个封面就是一个大的、直观的自我宣传广告位。好好设计一下,不仅要有定位特色,还要注意构图和用色上的协调、美观。
做好上述两个板块的工作,你的自媒体账号也就注册完成了,这时就可以开始推文了。
不要着急,推文前你还需要继续做功课。
仔细阅读、了解所运营自媒体平台的相关规则,并找到其中可以运用的内容。吃透游戏规则,你才能在游戏里更好的生存。
目标读者构成
每个自媒体平台用户,都是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群构成。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平台的用户构成,但是可以分析出自身定位领域的读者构成。
比如育儿领域,我们可以按照知识内容分为孕期养护、婴儿护理、幼儿成长等。
孕期养护的读者构成,鉴于普遍的婚育晚现象,基本是25岁至30岁的年轻夫妻。这其中以一胎宝妈为主,但宝爸的关注度同样高。二胎不是主力读者,他们更多依靠一胎时候的经验。
婴儿护理和幼儿成长的读者构成,基本是26岁至40岁的宝爸宝妈,这其中就以女性读者为主力了。到了这这个阶段,照顾宝宝的任务大多落在宝妈身上,而宝爸要忙着挣奶粉钱和幼儿园的学费。
了解读者构成有什么用?
医病要对症下药,送礼要投其所好。了解了你的读者构成,就能分析出阅读习惯、文风喜好等特点,这些都是你在运营和创作上的重要考虑因素。
又比如你的定位是孕期养护,孕妇是不便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的,所以你的内容就要简明扼要,少说废话。
孕妇一般休息较早,如果你按照“黄金推文时间”定律,在深夜11点发文,孕妇早就睡熟了,等她醒来你的内容推荐早被淹没了。
第一次怀孕,不论孕妇还是丈夫多少会有些紧张,这个时候你的文风就不要太刻板、严肃了。多制造一些轻松、愉悦的内容情节,缓解一下读者的紧张情绪,让他们读你的文章会很放松、很愉快。
平台推荐机制
每个自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推荐机制,但是大体的原则是相通的。优先推荐给关注你的粉丝,根据阅读情况进行分批次推荐。
也就是说,第一批推荐的阅读效果好,第二批的推荐量就会直线上升。第二批推荐的阅读效果依然好,第三批次推荐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反之,阅读效果不佳,推荐量也会递减。
这也解答了前面的问题:“某某的内容很简单,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推荐和阅读量?”
人家已经积累了上万个忠实粉丝,不论内容质量如何,这些忠实粉丝的阅读贡献,就是推荐量的保障。
说到这里,校尉十分郑重的提醒那些喜欢互粉的朋友:互粉能不做就不要做。
自媒体新人苦于粉丝增长缓慢,往往会采取互粉的方式快速增加粉丝量。平台不禁止互粉,但是互粉大多是只关注不阅读,这就会影响你的推荐效果。
比如说你有1000粉,其中800是互粉。当你推文后,系统会优先推荐给你的1000粉。但是800互粉只是为了互粉而互粉,对你的推文根本不感兴趣,1000个推荐可能只有200个阅读。系统判断你的内容受关注度不高,第二批可能减少推荐量,甚至没有第二批推荐。
即便有些互粉比较负责任,会点开你的推文,但是系统会根据页面停留时间等因素判断阅读完成率,这也些数据也会影响推荐量。
内容创作纪律
每个平台都有内容创作纪律,不要把这些不当回事,要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很多人被封号,自己还不知道原因,然后申诉、发牢骚。被封号一定是触犯了相关的平台规则,一般就是违反了内容创作纪律。
有人说,“我最近发布的内容没有违规呀”。
封号并不是说一定最新的内容违规了,有可能是以前的违规行为累计,也可能是以前的违规被复查了。自媒体审核是会秋后算账的,尤其百家号这种比较严谨的自媒体平台。
还有人说,“为什么别人也有一样的违规嫌疑,却没有被封号?”。
原因很简单,别人钻了系统审核的空子,或者说打了游戏规则的擦边球。这就是了解游戏规则的好处,可以加以运用(或者说利用)。
人们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你不了解政策,又怎么能有对策呢。
现在多平台组合运营已经很普遍了,在个人运营者当中也并不少见。一个人运营两个平台号,甚至三个、四个的比比皆是。
看上去有点像自媒体矩阵,但是这远远达不到“矩阵”的规模。自媒体矩阵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适合成熟的团队运营。
校尉把这种个人运营的多平台组合称为“微矩阵”,你也可以理解为简化的“矩阵”。简化的只是规模,矩阵的平台相互作用关系是保留的。所以,微矩阵并不是单纯的多平台组合运营。
即便是微矩阵模式,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朋友就不要尝试了。
微矩阵优势分析
既然校尉推荐微矩阵模式运营自媒体,自然是因为这种模式有优势。你投入了时间和精力,产出的效果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增加收益渠道
自媒体都存在收益规则,比如转正后可以获得广告等权益产生的变现收益。所以这一条优势并不难理解,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个收益渠道。
这里要注意一点,头条号、百家号这种主流自媒体,会对推文进行全网检索。如果被检测出非首发,会影响推荐量。这就需要在一文多发时注意主次关系,要首发主号,保证主号的推荐和阅读量。
扩大全网影响
每一个自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用户体系,平台也只能直接影响自己的用户群体。所以,不同的平台组合在一起,能够扩大影响范围。当你的矩阵覆盖了所有主流自媒体,那么你就基本实现了全网覆盖。
在这里就有必要再提一下名称了,尽量保持所有平台账号名称一样,这样有助于全网识别。有些运营者简介里会写“全网同名”,就是这个道理,有心的读者会找到你的微信公众号或其它平台账号。
防止抄袭洗稿
众所周知,自媒体内容抄袭洗稿现象泛滥。在这个平台发布原创内容,可能很快会被“勤劳”的搬运工洗稿,分发到各大自媒体平台。
自己辛苦原创的内容,却让别人通过可耻的行径拿走了最大的收益,是不是很生气?
既然好内容注定被搬运,那就自己搬,肥水不流外人田。一般来说,你的内容发布后,抄袭、洗稿是不会在同平台分发的,尤其是开通了原创认证后。
所以,建立自媒体微矩阵,也可以有效防止原创内容被别人抄袭、洗稿。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