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营销技巧

新闻营销标题怎么吸引人注意?新闻营销标题吸引人注意的办法

时间: 2021-01-06 10:27:38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就说两个常用的自媒体起标题的方法吧。

直击痛点

没有痛点与诉求,就没有成交机会!——《痛点营销》

营销策略中有着打破传统的“痛点营销”,先挖掘出客户深层次的疼痛,再予以有技巧的安抚和弥补,这样更能满足消费者内心的渴望需求。

而自媒体创作的文章标题,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痛点营销”来直击读者痛点,引起读者的共鸣。

  1. 什么是直击痛点?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直击痛点就是能够抓住受众的欲望和矛盾冲突点,令读者感同身受,直达灵魂深处。

如标题“暴富与死亡:老人买彩票中奖千万后死于荒野,子女因分钱反目 ” ,令读者忍不住想去了解,中大奖如此幸运的事情,为何会出现如此意想不到的结局。 

如10W+爆款的标题“月薪3千与月薪3万的文案,差别究竟在哪里?”,工资的鲜明数字对比,一下子就戳痛了普通工薪阶层读者的内心。让人急切地想去了解,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如何才能做到月薪3万。

二、为什么要用直击痛点的标题?

之所以要拟出直击读者的痛点标题,是为了更好地抓住情感爆发点,戳中人群个性化特点,寻找其心理共情点,让读者更有冲动去阅读文章。

比如标题《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关键词“假装”,击中北漂读者的动情点,给予十分强烈的疼痛感,让读者感慨自身也是这2000万人中的一员,回顾北漂生活的在外求索、生存的挣扎和艰辛,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比如标题《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请回家哭!》”,就击中职场人的内心隐藏起来的那块软弱,令职场人联想起工作中的种种过往。有委屈也必须忍住,有困难必须迎头而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不允许在职场上释放,职场上没有人会施舍同情给你,一切憋屈都只能将眼泪咽到肚子里。这种标题会刺痛读者,使其有着强烈的感情波动,更容易让读者冲动点击标题。

  1. 如何构思直击痛点的标题。

从五个不同角度的人群受众来分析,如何抓住相应读者的痛点。

1、针对不同角色人群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如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妻子丈夫等。因为有了这些角色,读者在阅读文章选择上就会有所偏向,这就要求创作者在针对自身文章要点的情况,来分析你所要展现给哪一类角色读者阅读。

例如作为妻子,这篇文章“淘宝总裁出轨网红被处分:骂原配的人,到底有何居心?”

这个标题就会极大触动作为妻子角色的群体。作为妻子,本身相夫教子、任劳任怨已不容易。现在老公出轨,作为原配反而还要被人质疑。凭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愤怒的情绪就会充塞内心,相关群体就会忍不住去点击标题一窥究竟。 

2、针对不同职业的人群

社会上的职业种类繁多,有商人、医生,有白领、蓝领,有老师、工人等等,针对不同的职业人群,我们应该多加分析其需求所向,抓住他们内心所想,把握命题的方向。

比如文章:“那些年,被客户虐过的银行柜员”。

就很好地吸引了银行群体的注意力,一个“虐”字,会令银行职员的群体有切肤的疼痛感。银行柜员的工作不好做,那“被虐”抓狂的场景一幕幕从他们的脑海里闪过,就更会好奇地去看文章里面,到底讲了哪些奇葩客户,哪些令人气愤的事情。

3、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比如少年、幼儿、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等,我们要抓住他们的痛点,就必须了解每个年龄阶段人群的特色。

比如很多中老年人, 十分关注子女对自己的赡养问题。一篇““我宁可养一条狗,也不养父母,原以为不孝,却获众人支持。”

对于赡养父母是基本的常识问题,这个标题突出了不赡养的主题,一下子就刺痛了有儿女的中老年人,激发出他们强烈阅读的好奇心,想进一步了解为何会出现这么大逆不道的行为。

比如年轻男女,对于爱情是十分向往和期盼。一篇“那个谈爱情的男人,最终还是娶了钱!”

相信有很多年轻的男女看到这样的标题,都会回忆起自己的恋爱经历,其中相当多的读者都会被这个标题深深刺痛。爱情和金钱,我们到底需要的是哪个?引发读者强烈情绪波动,会更想一探究竟其中的内容,这世间是否还有单纯不看重金钱的爱情?

4、针对不同性别的人群

不得不说,男女有别不无道理。就好比男孩子喜欢玩具车和枪械,女孩子更喜欢玩过家家和娃娃的道理一样。不同性别的人群,其痛点和欲望点都有明显的不同。

比如成年男性,生活事业感情,方方面面都必须兼顾,一篇爆文“28岁李佳琦病倒,采访痛哭:成年男人的生活,远比你想的更难过”。

这个标题让踏入职场数年的成年男性感慨万分,即便像李佳琦这样成功的男性,也有许多无奈和身不由己,更何况自己了。

而成年女性,很多都更注重家庭、感情上的和谐,一篇“决定和老公离婚那晚,我发了1条朋友圈,收到29个未接来电。”

让许多纠结于婚姻感情纠葛的成年女性朋友产生了共鸣,到底感情能够带来什么,稳定的婚姻需要什么,会让更多女性读者忍不住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5、针对不同学历的人群

从小学、初中、大专、本科、研究生等等学历的人群,他们所关注的点往往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在命题时,更应该想想自身创作的文章主要是哪部分学历人群在阅读,然后找准这类人群的痛点,进行精准的打击。

比如学历越高的读者,更注重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这篇“别扯了,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怀才不遇!”就会极大地刺激着高学历读者的内心。

一方面,学历高未必找到好工作,未必职场一帆风顺;另一方面,看到其他学历不如自己的混得风生水起,更会忿忿不平,内心希望自己的收入和受尊敬程度和自己的能力挂钩,永远不会成为怀才不遇的一员。在众多纷纭的内心纠缠中,读者可能就会不由自主点击这个标题,进入浏览文章内容了。

“打蛇打七寸”,直击痛点就是要精准打击到读者内心最柔软,隐藏最深的那一处。

学会通过多角度分析不同的人群需求,你才能直击并满足读者的内在痛点,打造出适合自己文章的爆款标题,吸引读者留在你的佳作里,获得更加优质的阅读满足。


数字逻辑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自媒体文章标题流行使用一些抽象的符号来引起读者注意,比如星号、井号和一些货币符号等。

后来各平台对文章的标题出了一系列的规定,禁止添加这些奇怪的图形文字,类似的标题也就没落了。

实际上,有一种符号被排除在违规名单之外,且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这就是数字。

一、使用数字标题的好处 

形成准确反差,吸引读者注意力

我们先来看一个示例:

《任正非新闻联播讲话:48秒,230个字,却值得每个中国人反思》

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时,你在关注什么?看完这个标题后,你又记住了什么?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48”和“230”。

再来看下面一串信息:

1569846050使用454543246948431数字748548758324标题589796939499

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我想是“使用”、“数字”和“标题”三个词组中的一个。

这就是我们大脑特有的记忆方式:人类大脑在短时间内无法处理大量讯息,而它习惯用“偷懒”的方法解来决,这就是去掉同质化信息、专门储存那些简短且明显的符号。

在第一个例子里,数字就是区别于文字的“简短符号”。使用数字标题,能够迅速抓住别人的眼球。就比如下面三个并列文章题目:

《你在国外买兰蔻,老外在国内买大宝》

《北大500名保安的励志故事》

《微信新功能检测一个人爱不爱你》

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我想应该是“500”那个数字。不管你文章具体写的什么内容,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能把读者吸引过来就是成功。

1、添加标签,提高文章垂直度

现在的自媒体平台发文,都是系统根据文章中的关键字进行判别、然后送往潜在的读者群体。而数字就是一个非常显眼,系统易于判定的关键标签,因为它或多或少都和用户的信息资料有关。

比如《98年的妹子创业,5个投资大佬争抢融资1500万》,一个标题中有“98年”、“1500万”等关键性数字。

系统在投放时自然会根据收集来的用户信息进行加量分发,像这篇文章就可以投放给所有1998年前后出生的读者,或者是一直在关注理财、风投的用户。

这比起《妹子创业,大佬投资》的关键性标签就更多,垂直度也更高,也更容易被系统推荐给相关受众。

2、表述准确,增强文章可信度

随着大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人们对文章的质量要求也比以往提高很多。当下创作文章时经常都讲究一个“干货”,也就是拿出专业信息来服众。除了引经据典、参考文献外,使用数字也能增强文章的可靠程度,比如下面两个例子:

《采访了很多成功人士,我终于知道无需再羡慕任何人》

《采访了100名成功人士,我终于知道无需再羡慕任何人》

文章的内容是一样的,但第一个标题就很模糊:“很多”是有多少?三五个也是很多,十来个也是很多,但数字不同、可信度就不一样。这种模糊的表达容易让读者认为作者没有经过实地调查、随口胡诌,因此也就失去了阅读兴趣。

而第二个标题刚好弥补了第一个标题的漏洞,使文章看上去更专业。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出的数字要合理、最好是基于真实调查。你可以做适当夸张,但要改成“采访了一万个成功人士”就有点不可信了。孔子云:“过犹不及。”数字标题也一样,不能为了抓眼球而矫枉过正,脱离现实。

二、常用的数字标题类型

既然数字类标题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怎样才能拟定一个合适的数字标题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三类数字开始着手:

  1. 时间类数字

这里尤以年龄最为吸引人,因为每个年龄都有一大批人作为你的读者群体,比如:

《同是32岁宝妈,刘诗诗为什么能走仙女路线?》

《17岁他说要把海洋清洗干净,没人相信,21岁他做到了》

这样系统在分发时,可以直指该年龄段读者;而用户在看到文章时也觉得能够引发共鸣,非常吸引人阅读。

此外,时间类数字也包括这样的例子:

《1分钟卖出3万件衣服,老板比首付比尔盖茨还有钱》

《为女朋友连续做了900天不重样的早餐》

甚至连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都采用过数字标题,写下《80天环游地球》这样的不朽名著。

当然,你也可以像前面的例子一样引用年份。但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看,年代类数字在标题中的反响并不好。这是因为人们在对标自己时,往往第一反应是年龄,而后才是出生年月。

2、金钱类数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应该是最吸引人的数字标题了,毕竟谁和钱过不去呢?

写金钱类数字标题有两个窍门:

  1. 数字占比要合适

比如下面两个标题:

《月薪3千与月薪3万的文案差别究竟在哪里?》

《月薪3,000与月薪30,000的文案差别究竟在哪里?》

你觉得哪个更显眼?我想应该是第二个,因为第一个标题中数字占比较低、而且出现了同质化问题;而第二个标题中加长了数字的位数,不仅提高了数字占比、还区分了3,000和30,000,非常具有对比度。

2.不要出现单位

这一般出现在金钱换算方面,比如《这应该是我喝过最贵的清酒了,一瓶价值10,000》,看上去一瓶酒比国内最贵的茅台还要厉害;但一点进去看所谓的“10,000”指的是日元,换算成人民币不过1,000,因此也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了。

此外一些商业软文也习惯用这个套路,比如《大家都在玩这款游戏,月入10,000》,文章看起来非常扎眼、但一点进去才知道是10,000游戏币。不要觉得这是标题党,连京东、天猫这样的电商在做广告时也经常是“抢10,000,000红包”,实际点进去是虚拟货币。有人举报平台虚假宣传吗?并没有。

3、数字公式

这应该是比较高级的数字类标题了,它往往也是在打用户的信息差。

比如标题《他用半辈子时间计算出“1+2”问题》,普通用户第一眼看到“1+2”、会习惯反射“3”;再结合前后文会对内容很好奇: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用这么长时间证明呢?点进去一看才知道是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1+2”只是数字代称。

此外,也可以运用一些错误的数字公式来吸引读者。

比如《10-1=0,仔细想想确实非常有道理》,这样的数字标题是明显有“重大纰漏”的,读者自然忍不住点进来反驳作者一番。但看完文章才发现是“生命是1、其它是0”的观点,这样“错误的数字公式”逻辑也就解释通顺了。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腾讯广点通广告存在哪些优势?列举腾讯广点通广告的优势
下一篇: Facebook广告投放需要注意哪些细节?Facebook广告投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