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无极桩和混元桩,是桩功的入门基础功法,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无极桩和混元桩调整气血的功效显著,而三体式强筋健骨调养气血都厚,只是上手比较难一些。五行拳是针对内脏进行的专项训练,内外配合,互相促进,养生健身祛病的效果才最佳。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得腰疼。
站桩练到一定时期后,由于大脑内抑制作用的增强,代谢、循环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善、提高,身体就会产生一种特别舒畅的感觉。
我站桩多年,深知其中的好处,所以我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就会推荐他们去站这个桩。我在我的博客中,也推荐了这种养生法,很多朋友也照我的方法去做了,然后就会跟我讨论站桩后的体会与心得,而提得最多的就是站桩后的身体反应。
人的身体有强弱和病情轻重之分,所以在站桩的过程中的感觉和表现就不同。一般情况下,桩在站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站完之后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这种感觉是随着进程逐日增长的。
有的朋友站了几天之后,就发生肌肉震颤、疼、酸、麻、胀等现象,这多半是肌肉运动障碍、气血欠通或疲劳过度或生理上有其他缺陷造成的。此时只要防止疲劳过度,注意舒适得力,力求放松,避免紧僵,渐渐地就会气血畅通,肌肉灵活,使以上现象逐渐消除。还有一种是感觉不到疲劳的有规律地颤动,这是经络和气血闭塞已经消除的好现象,只要顺其自然,不可故意地抑制也不要有意识地扩大就可以。另外还有流眼泪、打哈欠、饱嗝、虚恭、腹鸣、蚁走等现象,都是站桩过程中的好现象,身体调节好了或病愈之后自可消除。
在站桩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内部的机能变化,出现了种种不同的反应。因每个人各有自己的情况,诸如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病变的程度,生活的习惯,以及性格、爱好、经历的不同等,因而站养生桩的过程中的感受、反应、现象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有以下几种反应,大家可以自己感悟。
1.酸痛感:站桩开始几天,肩、臂、腿、膝等处,多少有酸痛疲劳的感觉。一些身体局部受过伤或开过刀的人,站桩初期,疤痕处有时发生瞬间的疼痛。还有病灶部位出现反应,如神经衰弱患者出现头痛,胃肠病患者腹痛,肝炎患者在练功时,肝区痛感甚至超过平时的疼痛程度,甲状腺肿大者,站一段时间后,颈部有针刺感觉,等等。这些都是练功后自然的生理反应,一般在三五日后即自然消失。这些反应是好现象,说明站桩引起了机体生理活动的巨大变化,代谢功能得到了提高。
2.麻胀感:站桩时经常出现发麻、发胀的感觉,最容易出现的部位是手指或整个手掌,有的人手臂、腿、脚也会出现这种感觉。站一段时间后皮肤上好像有蚂蚁或小虫子爬的感觉,出现部位不定,脸上、手臂上,有的甚至身上也会出现这样感觉。之所以有麻、胀感觉的出现,这是因为站桩后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畅通,血流加快的缘故。
3.温热感:站桩过程中,会产生温热的感觉,最明显的部位是手和脚。随着站桩时间和日期的推延,全身均会产生温热的感觉。站桩过程中由于意念活动强烈,甚至使身体出汗,一般来说,出汗的多少与运动量的大小成正比。病患者练功,凡身上出汗时,说明运动量已然很大了,应该适当控制,不要超过自身能力,以免影响医疗效果。
4.震颤感:站桩稳定的姿势,很来要筋来固定骨头的姿势,但是由于初学者筋弱,因此筋和肌肉不能分开,而且基本上还是需要四肢肌肉保持持续性的收缩状态。因此,随着站桩时间的延长,工作着的肌肉群就要发生程度不同的震颤现象。站桩初期,震颤轻微,不见于形,但用手抚摸时能有所感觉,不过是由膝到大腿。继之,震颤明显,大腿内外侧肌肉有规律、有节奏地颤动。再进一步,身体外形上可看出颤抖现象,有的人颤抖的幅度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颤抖以后,由于筋得到锻炼,力量增强,筋可以替代肌肉用力,肌肉就可以松开了,肌肉不受力,加上神经系统控制力的增强,颤抖又逐渐变为震颤,最后不显于外形。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和形意拳。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练劲,经过五行拳进一步练劲用劲,形意拳的上功速度快,劲力霸道凶猛。训练体系完整,却比较简单,效果非常好,有“一年打死人”之说。相对于太极的“十年不出门”,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