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社会上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基本上大街上随便一抓就是一把本科生。而且最重要的是,随着本科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家逐渐的发现本科学历含金量越来越低。所以又导致研究生越来越抢手,考研究生的人数也是暴涨,相比于从前现在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难度越来越大。
再加上这一次疫情的普及,导致很多的人对于体制内的工作更加的向往,经过的社会的摧残,曾经的雄心壮志才发现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一.体制内的好处
说实话很多年轻人毕业之后,对于公务员根本就看不上眼,觉得这份工作是混吃等死的。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份工作相比于金融和IT收入不算是太高,在当地处于中上水准。导致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公务员这份工作嗤之以鼻。
但是在进入社会之后,经过了社会毒打,很多的人立马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巴不得立即就进入体制内。从考公数量不断攀增,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说实话体制外并不是那么好混的。
公务员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在体制外尽管一些公司收入较高,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持续的。一但到了某个年龄,自身不具备性价比之后,公司就会毫不留情面的开除你。
不管是什么大型民企还是私企还是中外合资企业,都有被裁员的风险,特别是上了年龄之后。也就是社会上流传的35岁危机,企业毕竟代表的是资本,始终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员工上了年龄不可能让你在这养老,只有国企和央企相对来说要好一些。
国企和央企属于国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才不会裁员,除此以外的公司都有被裁员的风险。这也是父母那一辈的人为什么想要子女考公务员的原因,稳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在体制外上了年纪一旦被裁员,中年危机会让人拥有非常大的压力。
特别是有了孩子和赡养老人的义务之后,如果还有房贷和车贷要还,稳定的现金流是非常的重要的。
而且体制内的工作强度并不算是太高,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并且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在体制外996猝死的消息也刺激着无数的人,长时间的加班和熬夜相当于是透支生命,年轻的时候还能够抗一抗,年龄大了就熬不动了。
二.社会地位
公务员的工资有很多人都在诟病,动不动就说是太少了,实际上这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关。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说每个月拿的工资也不一样,比如说南方就要比北方普遍的要高一点。
但是不管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如何,有一点是肯以肯定的,公务员的工资在当地都是中上水准。而且五险一金足额缴纳,体制外也会交五险一金,但是缴纳的金额肯定不是当地最高水准。
所以说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体制内还有很多的隐形福利,这是很多的人没有看到的。只看到工资视线未免太过狭隘,适宜的工作强度和稳定的收入,在当地也有不错的社会地位。在父母眼中说出去也特别的体面,找对象也不会发愁,好处还是非常的多的。
不过好处是非常的多,但是现在竞争也是特别的激烈,疫情让很多的企业开始裁员。一时之间搞得大家人心惶惶,大部分人也认识到了体制内的好处。
有想要在外拼搏的心是好的,但是现实狠狠的教训了我们,如果条件达标大家还是尽可能去考公务员吧。
三.竞争加大
现在的公务员动辄就是几百个人报一个岗位,甚至一些热门的岗位还有上千人报一个岗位的,竞争实在是太过激烈。即便是条件够了可以报考,但是你会发现专业有限制,最后很多的人扎堆去考三不限。导致一些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演变成了恶性循环。
之后疫情很有可能会常态化,而考公务员也会越来越激烈,越早上岸越好。
怕就怕有些年轻人不听劝,在外熬到三十多,回来啥也没有。不是所有人在外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不要只看到金字塔尖,除非能够在大公司内混到高层,否则就得看领导脸色行事。领导一个不高兴,就会将你开除,但是想要混到高层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你在外正在打拼,可以待几年试试,但是一旦感觉到不行的话还是及早回家考试吧。
即便是能够带在外边不回来的,身上背负的压力也是难以想象,房贷压得人喘不过气。而且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照应,小孩也没有户口,上不了公立学校。
承认自己平庸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与自己和解正是进步的开始,曾经对公务员嗤之以鼻的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原来都会变成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啊。
本文完,喜欢的就点点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