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之后,自媒体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原来行业扶持的三农自媒体逐渐独立,脱贫攻坚完成之后,三农自媒体的扶持政策逐渐退出。vlog系列的自媒体则出现了新情况,单价逐渐走低,阅读量越来越少。实际上,除了上述两个影响比较大的行业类型之外,大部分的个人自媒体都面临着行业洗牌,2019年趁着自媒体热跑出来专职做自媒体的人,现在大部分后悔的肠子都黑了。
2018年三农自媒体黄金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整个自媒体行业生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说说这里面的道道,并且聊聊接下来的趋势。
在聊自媒体行业发展之前,我首先带大家回顾两个企业的发展历程,这两个企业的发展就是自媒体的一个影子的投射,说完这两个例子,大家心里的疑问就少了一半。
首先是淘宝。
大家知道淘宝是买卖东西的,但是咱们今天要梳理的,是淘宝里面的小卖家在淘宝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马云 网销之枭雄
最初淘宝是作为b2c的一个补充,引入的c2c模式。【大家好久没有听说这两个词了吧?这是因为整个新闻界现在都在追逐垃圾新闻,原来我们还能从新闻中听到一点公司经营治理的思路,现在我们耳边眼目前的都是抖音快手输出的噪音信息,所以这种属于管理层才讨论的词汇就越来越少,实际上,这何尝不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呢?】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自媒体,其实就是c,他们自己就是消费者,没有机构的自媒体,都可以看做是c端,也可以称之为小散户端,我们在快手2013-2018年期间看到的大部分视频,都可以算作是小散户产出的视频。然而到了2018年之后,小视频引起了资本的极大兴趣,导致机构纷纷进驻,mcn数量急剧增加,小散户中慢慢产生了机构端。】
淘宝的C2C模式是什么呢?大家可能还能记得,在2011年前后,在淘宝上面有很多的小卖家,这些小卖家有的商品很有特色,有的是原创的商品,再不就是非常便宜的山寨货,就是他们家自己产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二大爷打样,三姨帮忙踩线,五叔负责打包,最后你拿到的这种家庭作坊式产品。
到了2012年,淘宝推出了B2C的天猫,也就是说,天猫里面的卖家不是小卖家了,而是企业级别的卖家,这里的卖家一方面质量有所保证,一方面价格有较大的上浮。当时很多人买东西会在淘宝里面选,选择的时候会发现有的店铺出现了天猫标识,有的店铺没有,经过消费习惯的培养之后,很多人发现天猫的东西虽然贵一点,但是质量确实好一点,所以大家就更多的选择天猫。没有进驻天猫的淘宝卖家,后来由于竞价排名等等因素,最后收入锐减,最后就慢慢离开了淘宝。
淘宝里面的小散户卖家,其实就是大量的2019年前后开始做自媒体的新人的写照,自媒体行业处于一个大洗牌的时期,现在整个自媒体行业都在向专业化和机构化的方向转变。这其中的原因,咱们也能说出几分。
专业化的机构,更便于自媒体平台的管理,或者说,管理成本更低。三百个小散户自媒体可能需要3个管理人员跟踪辅导,但是假定是三百个mcn,每个mcn背后有50个左右的自媒体矩阵,那么其实管理人员还是三个,管理效果扩大了50倍,沟通效率还更高。
专业化的自媒体,输出的视频质量更高。不得不说,有大量的小自媒体产出的视频质量确实不高,我看到的有不少做的比较大的个人自媒体,都是盗用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别人的视频,然后加上自己的音频,这种版权意识低下的“软盗版”,现在不管,之后肯定会严管。
专业化的自媒体产出的视频用户的黏性更大。现在我们看到的部分个人自媒体,其实主题比较分散,因为个人自媒体很多时候有自由表达的意愿,但是专业的自媒体会在垂直领域深耕,最后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也是一个特点,最后只要说到某某内容,就会产生直接联想,使得最终其他非专业自媒体点击量下降。其实这种情况很多领域都有,专业的越来越专业,最后吃掉别的同类,管理学上叫做——马太效应。
第二个是猪八戒
大家应该听说过重庆的猪八戒网,特别是2013年前后,猪八戒是很火的,当时有一个词叫做威客,英文原意是指聪明的关键人,也就是说你在某个行业比较专业,就可以在业余接一点活儿,赚赚外快。
当时猪八戒上面的散户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给人取名字,帮人写对子,还有写淘宝店铺宣传文章的,写歌词,ps图片,陌生人送祝福等等,当然也有更为专业的logo设计、视觉传达、视频制作、网页设计。app制作等等。当时的猪八戒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平台。
到了2014年,猪八戒也开始了类似于淘宝的改革,散户威客很难接单,需要缴纳高额的费用,才能买一个白银权限,想要更多的权限,就要更多的会费。猪八戒一方面是没钱了,别人的投资要回报,另外一方面正是要走淘宝变天猫的老路,想要变得更加专业化。
为什么猪八戒有这个底气呢?因为大浪淘沙,前面的专业化的用户已经和平台深度绑定,非专业的用户虽然灵感多多,但是无法给平台带来更多的效益。
现在猪八戒全国各地签合约 早已没有散户威客的影子
猪八戒网改革之后,去猪八戒做任务的散户个人很少了,在猪八戒投标的人也少了不少,猪八戒现在变成一个专门对接政府的类似于中介的机构,现在想要上市,估计只能拿2013年的巅峰时期的用户数来冒充现在的用户数了,不然用户数这个层面,趋势不太好看。
说回自媒体的生态变化
为什么现在自媒体难做了呢?
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像之前的淘宝或者猪八戒那样开始转型,散户内容提供商现在处于一个靠边站的状态,假如没有内容上的突出或者质量上的突破,大部分的个人自媒体是要被逐渐淘汰的。最后留下来的媒体,大概率不是自媒体了,而是创业人数在5人以上的比较专业的媒体。
这样的媒体机构,不仅能够提供连续的有垂直度的内容的输出,而且视频质量比较稳定,也不会出现撞线色情或者反动等内容,管理压力和管理效率都会得到改善。
所以说,时机时机,稍纵即逝。如果2015年开始进入自媒体行业,并且能够每天和大家聊聊天,你现在可能已经是100万级别的大v,但是如果是2017年开始做,那可能要全国上下跑遍,才能做到30万级别的账号,如果是2021年开始做自媒体,那你至少需要一个100万的前期投入,5个人以上的团队,才可能在2021年最后一天之前做到20万以上的关注。
专业化、垂直化、高质化等等变化已经在自媒体行业实实在在发生。
对照一下你自己的视频内容,看看符不符合这个趋势,如果不符合,那么单价和阅读量肯定不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