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又把书架上的《史记》拿出来翻阅了一遍,从这本书中我大概知道了中华民族从上古时代到汉武帝差不多三千年所发生的历史!
我自己好奇的想了一下,如果司马迁当时没有写这本《史记》,那我还能了解那三千年的历史吗?还是说千年以后的我们就完完全全的不知道那段历史?
世界是有了人类之后,才有了历史的存在,这是前人在他们的时代用自己所学的语言和文字写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我们现在才可以知道在千年以前发生过的事情!
司马迁写《史记》在浩瀚的书海中也只是沧海一粟。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作品,人类为什么会热衷于写作呢?用写作去记录发生的事情或者宣泄自己的情感?
写作又该如何进行呢,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写作呢?
一、写作的基本要求
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就是得学会我们的汉字,从字到词再到句。这些简单的东西在幼稚园或小学老师都已经教过!
但是简单的把词组成句子还不能称得上是写作,对作品中突出的要点通过词汇修饰和语序强调;通俗易懂的表达个人的情感或事件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作品的总体不要太过于臃肿,古人的文言文、八股文都是比较精练的,能用一个字表达绝不用两个字!
二、写作中特殊效果
在写作的过程中用心的去专研,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用不同的字来代替不同的字,也许作品可以表达出不一样的生动有趣。
在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也许我提到这个人就有人知道我要讲什么了;没错,我要讲的就是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贾岛写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他纠结着最后一句是用敲好还是用推好,走在路上摇头晃脑的想,撞到别人的仪仗队也浑然不知,来着不是别人,是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好奇的问他,
我这仪仗队这样吵你还能撞上来,是在想些什么?贾岛把推敲的想法如实告诉他!
韩愈听后思索良久回复说:还是用敲字好一点!
在写作中我们会发现写作也是有技巧的,让我们的写作变得更加流畅,脑子里有东西,手上的笔就不会停顿!
三、养成好的习惯
写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学到的内容经过自己的脑子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分享给别人,这是最快学习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有时候我们总在为拖延写作而各种借口,要想加速学习,那就在写作中讨论写作。我们在生活的细节挖掘信息和线索,用到写作中去!
在你的日记里描述你今天遇到的精彩瞬间或者突然间美好的想法,存档起来,可能他会成为你下一个作品的素材!
以上总结的三点是写作进程中好技巧,可以让我们知道写作也有不同的技巧!
这也是我从《写作工具》中挖掘和整理出来的,这本书有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全书总共有50个小技巧。
让我有点不习惯的是这本书有三分之一都是用英语描述的,不过也可以理解。这本书的作者叫罗伊•彼得•克拉克,是个美国人!
我喜欢每个小技巧的后面都有个写作工作坊,这里面的有些建议和想法还是特别的中肯,能够有效的提高写作的能力和写作的思考能力!
对写作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阅读,从中学习有用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