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新闻资讯

在工作日程生活中如何跟你礼貌的文章代写(文章代写小秘诀)

时间: 2021-11-01 21:46:48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对于自己不擅长工作,宁可花几个小时去研究解决,也不愿向擅长同事求助,而这可能只需要耽误他五分钟时间;

到达一个陌生地方,对目的地不熟悉,由于羞于问路,导致走了很长的冤枉路,多浪费了近20分钟;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还有出门忘带手机,有紧急电话要打,不得向陌生人借手机,可是却发现手心直冒汗,紧张要死,整个人糟糕透了;

坐公交车遇到不舒服,宁可抗住或是等有好心人自愿让座,也不愿求助别人;

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问路,借手机等,诚实地说,都会让很多人感觉很不舒服,甚至严重的让人恐惧,继而拒绝向人求助!

但是,当今的工作都是高强度依赖合作关系,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依靠自己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求助是当前社会一个必备的技能。

美国社会心理学博士海蒂·格兰特所写的《如何正确求助》一书,以幽默和富有洞察力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正确求助,从而让你的朋友,家人,同事,甚至陌生人都心甘情愿的帮助你。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可以说这本书就是专为我们这些不会,不敢甚至不想开口求人的人准备的,那么现在就看下这本书是怎么说的吧!

一、关于求助的错误性思维

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50年前做过一项实验,就是组织一些学生,在纽约市的地铁上,随机请他人让座。

好消息是68%愿意让座,而坏消息是参与者发现向人们求助会让人极度不舒服,感觉很痛苦,有的甚至会脸色花白,呼吸急促,头晕目眩。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恐惧于向他人求助”的情况,海蒂·格兰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觉得受到了“五种威胁”,也就是:

  • 当我们求助时,需要放低身段,地位受到了威胁;

  • 求助发出后,不知道对方如何回应,确定性受到了威胁;

  • 面对对方的回应,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自主性受到了威胁;

  • 如果遭到对方拒绝,相互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威胁;

  • 由于对方拒绝,在公平性上,也会感觉到受到了威胁。

而当我们向人寻求帮助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同时遭受这五种威胁,所以人们才会竭尽全力避免求助。

有的人害怕求助,是认为这会给帮助者带来不便和负担,从而遭到他们的拒绝,然而事实上是我们想错了,是我们极度低估了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

实际上人们比我们想象更乐于助人,帮助人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它能改善心情,让人容光泛发,让这个世界看起来并不这么糟糕等。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书中还提到很多观点,颠覆了我们的惯性思维,而这些观点对求助者来说应该是一些好消息。 其一: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原先拒绝过我们的人,当时都不肯帮忙,现在更不可能会帮助我们的?而实际上,过去拒绝过我们的人更容易帮助我们,这是因为拒绝人其实会让人感到难受,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

有实验证明,第一次人们可以以“我很忙”、我身体不舒服”等理由来推脱,但是到第二次就会变得困难,所以拒绝一次别人的求助很难,拒绝两次几乎就不可能了。

其二:人们更喜欢他们帮助过的人。这也就是说过去给你提供过帮助的人,他还会不遗余力给你提供帮助。这是因为如果拒绝帮助,就会造成人格前后不一致或者矛盾,从而导致认知失调,引起自我的不适或焦虑感,

其三:恰当的求助,会让对方感觉良好。由于我们不善于求助,不懂求助,有时候一些笨拙的求助方式反而会冒犯到帮助者,让人反而不愿意帮助你。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想想当别人向你求助时候,她还不停给你道歉,跟你说:“非常抱歉向你提出要求,或者真太糟糕了,让我不得不麻烦你……”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有没有一种被胁迫感觉,即使不得不帮忙也想尽早结束这个事情。

而除了这个不停道歉,还有提醒别人欠你人情必须要帮你,强调别人喜欢帮助你等等,都是错误求助方式,通常不可避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而当今社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脱离不了与人打交道,而求助别人,或者给他人提供帮助都是在所难免的,与其不同,冒犯到人,还不如好好学习正确的求助方式,从而实现求助者和助人者的双赢的!

二、对症下药,如何正确求助

想想当你到达了办公室,看到一个同事,一手端着满满文件的盒子,一手端着咖啡,踉踉跄跄地走向他的办公桌,你会主动帮忙吗?

你又看到一个同事皱着眉盯着屏幕想方案,你会主动询问提供帮忙吗?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不会,那是你冷漠吗?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向你求助。如果需要帮忙,首先要让你的需求被看见,这才是正确求助方式的第一步。

第一步:就是让帮助者看到你可能需要帮助

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大家不会有那么多闲情去关注周边每一个细节,人们只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或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上,所以当你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想要帮助的时候,你首先要确保让帮助人能够看到你的需求。

第二步:帮助者需要知道你渴望得到帮助

书中提到一个实验:当一个男人在大庭广众下对一个女生进行身体攻击,当这个女人大喊“我不认识你”时,预估有65%的旁观者会向前去阻止攻击,可是,当这个女继续喊出:“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嫁给你”时,只有19%的人会介入。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根据研究,家庭隐私效应会妨碍我们给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毕竟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去插手别人的家务事。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时候,例如遭遇家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向别人求助,主动说出你的需求,这样帮助者就会更加确定你需要什么帮助,例如报警什么的。

第三步:帮助者需要承担起帮助你的责任

1964年美国纽约闹市发生一起命案,一个叫做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歹徒持刀杀害。而在案发的30分钟内吉诺维斯多次呼叫,38个邻居听到她的求助,有人甚至目睹了部分袭击的过程,但没有人出来帮助她。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或“责任分散效应”,能够提供帮助的人越多,人们就越不清楚谁应该去帮忙。那么那38个邻居,就是麻木不仁吗?

有心理学家说不是,而是人们比较困惑到底谁应该来承担这份责任,帮助者知道那个姑娘需要帮助,但是为什么非得他来帮助呢?

生活或电影中我们也常看到这样情节:一个人也许是出了事故晕倒在地上,另外一个人抱着他,害怕、着急大哭,对着围观群众喊:“帮我打下120”。然而却先有人马上行动,这个时候正确方法就是指定一个人,叫他帮忙打电话。

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盲目而宽泛的求助是没有人会帮忙的,你必须清晰明确叫谁帮助

第四步:帮助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请记住你的需求不是求助者唯一要考虑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忙碌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在求助时,就要清楚地告知你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需要花费别人多少时间和精力。

另外要把自己的需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你是需要一点帮助,而不是让别人把整件事都做完。最后就是你也要接受那些并不是你想要的帮助,也许帮助者只给你一个折中的方案,这时候我们也要表示感激。

三、强化求助的正确姿势

不管你信不信,当你向别人求助时,你是在帮他们一个大忙。要知道帮助他人是人的本能,我们只需要用三种强化方式就可以激发人们去自愿,快乐的帮助人,甚至创造一个助人为乐的文化。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第一种强化群体感

一般来说,我们对家人,同事,朋友等感情更在意,也比较容易帮助跟自己是同一个组织的人。我们可以多用“在一起”、拥有共同奋斗目标,找到共同敌人或拥有共同经历感受等这些方式来强调群体意识,来增强帮助别人的欲望。

第二种强化认同感

也就是,当我们在帮助人时候,感觉自我良好,或是因帮助别人受到他人尊敬等等,这些都可以让人更加愿意去帮助人。

另外当人们受到威胁时候,会本能不自觉表现出对他人不友好;还有和别人比较时候,喜欢拿不如自己的人,或比自己差的人比较,这些都是自我认同感的表现。

第三种强化有效性

一般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帮助可以给人带来成效,结果,可以帮助人解决问题。但是当人们看到自己努力并没对人产生任何影响,这就会让人失去动力,长远来看,会导致临床水平的无助和抑郁。

以上三种强化求助的方式,如果没有,人们也是会帮助你的,只是你以后得到帮助就会越来越有限了。

不要迷信求人不如求己,也不要对求助充满恐惧。求助真的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困难,适时适当的求助对我们来说也绝非坏事。

相信这本书《如何正确求助》,可以让你成为一个轻松的求助者了!

《如何正确求助》:你懂得如何求助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赚钱和生活怎么取舍(赚钱与好好生活哪个更为重要)
下一篇: 2022年移动营销行业什么比较流行的(移动营销趋势)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