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09 19:15:03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最近,国家气候中心官员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自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
“凉爽”和“温暖”仅与平均情况相比,“冷冬季”不同,并且有严格标准。
来自数千公里外的极地冷气团直接给中国北部带来了北极版寒潮体验。
今年2月下旬,在强大的暖气团和晴天辐射的影响下,我国西北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的温度迅速上升。其中近500个国家级站打破了二月的历史最高气温记录。
尽管去年冬天每个过程都看过温度波动很大,但平均而言其异常气温波动被“平息”甚至变成温暖的冬季一样,因此您认为与其关注气象概念的寒冷冬季或暖冬相比,普通公众需要更加注意极端事件。
3月,北方遭遇了3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其中两次是强沙尘暴过程,北京遇到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暴。
9-10月,刚刚过去的罕见秋老虎给我们带来了“历史上最热的国庆假期”。
接下来的4至7天日照将以晴朗天气为主,未来4到7天的日照天气主要为晴好。
雨雪过程范围大,强度强,初度降雪。
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冷并不等于冬季寒冷。
在大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全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强。鉴于2020-2017年秋冬季节拉尼娜事件,明年将是“双拉尼娜年”。
寒冷是指平均水平低或高温度,但冷冬有严格确定标准。
中高纬度积雪和北极海冰变化将增加冬天不确定性。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发生的15次拉尼娜事件,我国10个拉尼娜年的冬季温度较低,5个拉尼娜的冬天气温较高。
尽管上个冬天出现了四场大冷浪,但一月初的寒潮使许多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温度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预测显示,除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低温度外,明年12月,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均接近正常或更高。我国中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可能比正常的一年或同期低,并且很有可能发生阶段性极端强降温事件。
专家提醒,今年冬天我国的冷空气相对较强,特别是北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降温和大雪过程。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