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29 10:52:54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如何定义一篇文章是否是好文章?
我的方法很简单:
能够让我一字不落地看完,并还想再多读几遍,甚至收藏起来,想以后再看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昨天,读了一篇题目叫——《老人与海》: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接受事与愿违,就是一个例子。
01
文章结构和布局
全文共2700个字左右。
字体主颜色是黑色,小标题和金句用了加粗蓝色,小标题的1、2、3、4是有蓝点装饰的。
文章配图三张,分别出现在正文中。不一定在每个小标题开始或结尾,有的插在某些内容中间。
02
文章内容提纲
引文部分,引用了知乎的一个提问:每天都过得很辛苦,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再借一个高赞评论,一问一答引出《老人与海》这本书。
然后顺势简单介绍该书主要内容,最后抛出文章主旨: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接受事与愿违。
正文第一部分,用十七行介绍了老人与海的故事,用六行谈感想。
感想部分引用罗翔的一句话:去做你认为对的事,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道理论据,说明事与愿违乃人生常态,要相信我命由我,也由天。
正文第二部分说明虽然事与愿违是常态,但是失去未必一无所获。在某个方面失去的同时,在另一个方面,也许会得到补偿。
文章用了十八行继续讲述老人在捕鱼方面一无所获,但是却得到了小男孩马诺林的情谊。
再用八行谈感想,期间再次引用名人名言——林清玄《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说明有人让你哭,就会有人让你笑,世间一切,所有失去,都会得到偿还。
正文前两个部分是在说是什么,为什么,正文第三部分是在告诉我们要怎么做。
第一部分说明人生充满不如意,第二部分说明不如意中有光的存在,第三部分说明要想开,要放下,人生才能活出希望。
老人虽然疲惫,在海上奋战三天,也没有捕到鱼,但他回来后,做了新长矛,打算休息后继续出海。
文章举了一些当下比较普遍存在的几个例子——有人为工作付出,却难免被裁;有人为家庭付出,却被家人背叛;有人为财富自由付出,却被疾病缠上。
所有一切都是一场修行,放下执念,才能重获希望。
文章最后总结,借老人与海的故事,再次升华主题:只有不逃避痛苦,在历练中活出淡定与从容才是真正的智者。
03
我的总结
文章之所以好,是因为能引起共鸣。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心里正为一件不如意之事难过,不平。读完,瞬间治愈,毫不犹豫地点赞评论和收藏,并有了今天的这篇笔记。
有没有发现一点现学现卖的痕迹?哈哈~~~
以上。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