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07 09:46:00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
我爸送我去的,九几年那时候(暴露年龄了),银行卡还是那种磁卡,跨省跨行存取还没有实现,我爸把四千块钱用塑料布卷了围在腰里,送我去上学。
到学校里,让我去办手续,可能有锻炼我一下的意思,我去交费,领用品,一套手续办好回来,就看到我爸在宿舍门口的破烂路上,席地而坐,裤子上的土非常显眼。。。
办好手续已经是傍晚,校内的宾馆已经住满,我爸就说去你宿舍看看。宿舍里当时来了两位同学,我的下铺当时都没见到人,只见一个光亮的行李箱放在床上,我带的只是一个帆布包,装了几件衣裳。另一个同学在校门口餐馆吃饭的时候遇到了,一家三口吃一桌子菜,我和爸是一人一碗面。。。
宿舍里我跟我爸说,你就在这宿舍睡一晚吧(因为他返程车票是第二天),他就在下铺某一位同学床上,学校准备好的被品叠放得整整齐齐,我爸还怕弄乱弄脏,让他上我床,因为是上铺,他嫌费劲,就在光床板上蜷缩了一夜。
我下铺的那位同学,是父母一起送他来,住校外的宾馆,父母陪着一起来,在食堂试吃了饭,一起在那个城市玩了三天。我爸是第二天一早就去火车站,坐车回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贫富差距。父母是教师,有工资,家里开点地,种点菜,父母省吃简用,上初中,上高中,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八九十年代,周围的人也都没有多少什么生活上的更高层次追求,还算过得去。到了大学,我是第一次感觉到我们父子的寒酸与不堪。
但是我从来没有过自卑。只是觉得,他们条件挺好的,似乎也没有什么羡慕。他们的条件是他们的,与我没有什么关系。
舍友有两三个是农村的,其他的条件应该是比我们好得多,他们上学,玩的也比较多,我们就只是学习,有时间就是去找工作。当然也玩,但极少参与他们的圈子。班上另有一些富家子弟,别说一起玩,连交流都很少。
同样也是没有过什么自卑和无奈。在吃饭打很少菜的时候,在就着一根鸭脖吃半斤米饭的时候,在为了省钱买了酒精炉偷偷在宿舍下面条的时候,在为了更省钱买了臭豆腐被宿舍人赶出去蹲到门口的时候,心里究竟有那么一点快乐,看,我今天两块钱就搞定一顿饭。
和有钱人,整个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和同宿舍条件好些的人,也一起玩,一起下馆子喝酒,领了奖学金时候请大家嘬一顿,嘻嘻哈哈的也很和谐。我们三个倒是要好些,有时候高兴了就奢侈一顿,去小卖部搞三瓶啤酒,一袋花生米,两根火腿肠,到树林里凳子上喝一顿酒,聊半天,觉得畅快,我们称这个叫“小康”。
真正让我感觉到自卑的,是大三一次到隔壁寝室串门。那个宿舍是同年级,不同班,应该是因为去找同乡商议定票的事,同乡不在,在那宿舍等了他一会。听他们聊天,感觉和我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张口就是弗洛伊德,闭口又是柏拉图,这边是先秦文学,那边又是鲁迅的批判性,有人占着唯一的电话联系导师的事,还有人躺在床上打着滚作诗。。。他们说的话题,说听不懂是假,但我插不上话,感觉就是学术讨论。宿舍八个人,四个够本校保研资格,三个不去,非要自己联系更好的学校,自己去考,一个愿意保研,剩下三个在准备考研,都有自己的目标学校,只有他们宿舍老大,农村人,没打算读研,想要直接工作。
我当时就只在想,我自认为不是个混子,当时整个系三百多人,我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一百名之内,我很满足了,这样一看来,我也在这上了三年,跟人这差距。。。。
于是大三了开始想我也准备考研。结果是考了,不出意料地失败了,回了家乡,工作了。后来还想过一边工作一边考,英语太差,慢慢就放弃了。
只是那时候产生的那种自卑感,一直还在,我总觉得自己学问不行,也就没什么能力,说话没底气,不大气,总有一种畏缩感。直到,慢慢的多看一些书,多学一些东西,也积累一些经验,有了一些见地,才算稍稍好一些。
可能我是对生活没有太多欲望的人,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我只是觉得,生活过的去就好,有人富庶,有人堂皇,但那是他们,跟我没有什么关系。
只有我的认知,我的学问,我的经历,才是我自己的,才成就了我这个人,与任何人都不同的,我这个人。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