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新闻资讯

当你老了你希望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

时间: 2022-09-07 09:52:22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父亲生日,一家人在饭店给他庆日,吃饭的时候父亲突然哽咽了,我急忙问他怎么了?母亲说:“你爸和我过够了,他想和我离婚。”

母亲的声音很大,我们是在大厅用餐的,其他桌的客人听到了我母亲说的话,纷纷看向了我们,母亲不在意,她接着往下说:“你爸想抛弃我,回老家自己一个过,因为这件事,他已经好几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我问父亲:“爸,你为什么突然想回老家了?”

父亲说:“你王大伯去世了,老马也瘫痪了,活不了几天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当年发小,现在还活着的没有几个了,我想他们。”

母亲说:“老李头你少扯,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你是听说小凤从上海回老家养老了,你想和她再续前缘才要回去的,别想骗我,你说是不是?”

母亲语速太快,父亲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说:“是”,然后又赶紧纠正:“不是,我想回老家与小凤没有一点关系,我真的只是想念当年的发小了,只不过小凤从上海回来,给我提了一个醒,人要落叶归根。”

母亲说:“我不管你是咋想的,反正我不同意你回去,除非我们离婚。”

父亲忽然站了起来,大声说:“离就离,就是离婚我也要回老家。”

父亲气囊囊地拂袖而去,我赶紧追了出去,在饭店门口,我拦住父亲说:“爸,你真的想回老家?”

父亲说:“必须回。”

我问父亲:“不是因为我小凤阿姨吧?”

父亲举手要打我,他瞪着眼睛对我吼:“和你妈一样,思想龌龊。”

小凤姓张,是老家我张二爷的女儿,张二爷是外姓,在我们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姓李,只有三户姓张的。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张二爷确实托过媒人,要把他女儿许配给我父亲,但我奶奶不同意。

小凤模样漂亮,也很懂事,就是有点瘦,我奶奶说:“女人要胖点才有福气,干庄稼活才有力气,小凤弱不禁风,瘦得像张纸,不能吃不能干,漂亮有啥用?”

我父亲对小凤是有点意思的,但我奶奶反对,他只好与小凤私下往来,悄悄给小凤一块烙饼,偷偷摸摸帮小凤干活。

一天,我父亲正在小凤家的地里,帮着小凤除草,我奶奶拿着一根木棍来找我父亲了,小凤先看见了我奶奶,她站到了我父亲的前面,把我父亲藏在了身后。

我奶奶站在地头大声高喊:“兔崽子,你不用躲,我看见你了,你出不出来?再不出来我就……”

附近有一条小河,我奶奶指着小河说:“你再不出来我就跳河。”

小凤和我父亲都知道,我奶奶不过是吓唬吓唬他们罢了,但小凤还是把我父亲交了出来,让他跟着我奶奶回家了。

我奶奶揪着我父亲的耳朵,把他揪回了家,在家里,父亲的大姑正在等着他。

大姑是来给我父亲介绍对象的,女方就是后来的我妈。

大姑跟我父亲说:“侄子,你听大姑的,我给你介绍的对象比小凤可强多了,她不但长得比小凤好看,也比小凤有力气,一担一百多斤的劈柴她挑起来就走,小凤行吗?娶媳妇就要娶身板结实的。”

大姑安排我父亲和我母亲见面,我母亲长得不如小凤好看,但比小凤高,也比小凤看着壮实,我奶奶喜欢我母亲,我父亲怕我奶奶生气,就答应下了这门亲事。

我父亲与我母亲认识一年多就结婚了,他们结婚的时候是夏天,那年冬天,小凤也嫁人了。

结婚后,我母亲就成了家里的好帮手,她比我父亲能干,有时去地里干农活,我父亲干一阵就要歇一会儿,但我母亲很少歇着,似乎她有使不完的力气。

我父亲曾说:“你妈拎起我就像拎起一只小鸡。”

我母亲也孝敬公婆,只要她在家,从来不让我奶奶做饭,家里人换下来的脏衣服脏被单,也都是我母亲洗的。

我奶奶逢人就夸,说我母亲是十里八村第一孝顺的好儿媳妇。

小凤嫁人后不久,就跟着丈夫去了上海,她婆家在上海有亲戚,亲戚在上海给小凤夫妻找到了工作,后来,他们就在上海定居了。

其实,我父亲与小凤之间,谈不上有爱情,他们不过是在懵懂的年纪里,相互有那么一点好感而已,相互都结婚后,就慢慢淡忘了彼此,各人过各人的日子。

我父亲是爱我母亲的,他是一点一点发现了我母亲的好,对我母亲爱得由浅入深,最后,爱得深入骨髓。

我母亲与我父亲一起勤家持家,他们相互搀扶着,经过了许多艰苦的日子,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们是彼此最值信赖的依靠。

时光荏苒,转眼几十年过去,我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娶妻生子,我父母的年纪也大了,我就把他们都接到了城里,与我们在一起生活。

父亲突然提出,他要回乡下养老,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饭店门口,我问父亲:“爸,你真的打算回乡下养老吗?”

父亲说:“是,我打算好久了,人越老越思乡,越想念当年的左右邻居,更想念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我一年见不到老家人几面,我想他们想得夜里都睡不好觉。”

我说:“你为什么不早说,非要等小凤阿姨从上海回来你才提这件事,我母亲怀疑你不是无凭无据的,你想没想过我母亲的感受?”

父亲说:“小凤和我同龄,她是一个女人,都能舍得离开上海回老家,我有什么舍不得的?人最难忘记的是故土,我也要落叶归根。”

父亲执意想回老家养老,要是不答应他,恐怕他要郁闷出病来。我对父亲说:“这件事先别急,我做做我母亲的工作,她同意你回去了你再回去,我母亲不是蛮不讲理的人,她想通了不会难为你的。”

在饭店里,我妻子劝我母亲,她说:“妈,你要理解我爸,他想念故土是人之常情,不见得与小凤有关系,我爸对你啥样你不知道吗?他是真心爱你的,我爸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你放心吧。”

我母亲说:“我也知道你爸不是那样的人,但我就怕他回老家后,与小凤常见面,他们万一把持不住怎么办?”

我妻子笑了,她说:“妈,你想多了,我爸都多大年纪了,他是那种没有理智的人吗?这方面我是相信我爸的,你也要对他有信心。”

母亲在我妻子的劝说下,终于消了气,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了。

本来是给父亲过生日,谁想到节外生枝,谁也没吃好饭。我妻子为了保持体型,晚饭一贯可吃可不吃,我对晚饭也是可有可无,我母亲虽然不再生气了,但她的心情也没有马上好起来,也不想吃,只有我父亲,肚子饿着睡不好觉。

我妻子问我父亲:“爸,你想吃啥?我去给你做点。”

父亲说:“你去歇着吧,上了一天班怪累的,让你妈给我热杯牛奶。”

我妻子想去热牛奶,我爸不让,他非让我妈去,我妈瞪了我爸一眼,去厨房热牛奶了。

热完牛奶,我妈端着牛奶杯递给了我爸,我爸说:“别人热的牛奶没有你热的这种味道,我这辈子只喝你给我热的牛奶,小凤都不行。”

一杯牛奶,化解了我爸和我妈的矛盾。

周日这天的早晨,吃饭的时候,母亲跟我说:“今天我们回乡下,吃完饭,你陪我去超市买点油盐酱醋,一起带回去。”

我问母亲:“你同意我爸回乡下养老了?”

母亲说:“同意了,只要你爸高兴我就依着他,他每天愁眉苦脸的,要是郁闷出病来,还不得我伺候?他想回去就回去吧,我跟着他一起回去。”

吃完饭,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去超市买了一些生活必须品,然后带着这些东西,我妻子开着车就回老家去了。

在老家,我们有一处院子,平时没人住,只有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可能回来住一两晚,来乡下散散心,也顺便看看亲友。

距离上一次我们回来,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屋子里落了很多灰尘,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打扫卫生,又在灶堂里生着了火,把炕烧得热热乎乎的。

忙完这些已经下午一点多了,我们从城里带来了面包和火腿肠,还有一些水果,我们简单吃了一点,带着一些礼品就去串门。

和我父亲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有的跟着子女住到了城里,有的身体不怎么好,有的看起来还很年轻,情况不一而足。还健在的那些人,见到我父亲都非常高兴,拉着我父亲的手,有说不完的话。

该去的人家都去过了,天也快黑了,父亲说:“我们回家吧。”

母亲说:“还有一个人没见呢,你不是最想看见她吗?”

父亲说:“谁?”

母亲说:“小凤啊,你不是为她回来的吗?你去见见她吧,我不反对。”

父亲说:“见见小凤也应该,但我告诉你,我不是因为她才回来的,我想见她只是因为我们也是老乡,与别的没有关系,你别乱说。”

母亲说:“你不用和我解释了,我们一起去。”

父亲说:“我们说好了,是你让我去见小凤的,可不是我先提出来的,儿子儿媳妇作证,你不能反悔?”

母亲说:“走吧,我不反悔。”

小凤回到乡下来,是住在她弟弟家的,她弟弟家是新盖的房子,是给儿子娶媳妇准备的,可儿子结婚后,在城里买了楼房,偌大的房子里只有弟弟和弟妹住,显得空荡荡的,小凤能回来,弟弟和弟妹非常高兴。

在小凤的弟弟家,我们见到了小凤阿姨,虽然她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但乡音未改,也还是那样朴实。

小凤阿姨见到我们,她喜出望外,又是给我们倒茶,又是给我们洗水果,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和小凤阿姨聊了很久,经过她的介绍,我们才得知,小凤阿姨的丈夫不久前去世了,她心情不好,才回到老家想散散心,并不打算长住。

小凤阿姨还告诉我们,她明天就要回上海了。

我母亲问她:“你为什么匆匆回去?”

小凤阿姨说:“五年前我儿媳妇生了二胎,就在刚才儿媳给我打电话了,说孩子感冒发烧了,孩子说想奶奶,听到孙子病了,我的心就悬了起来,恨不得马上见到孩子,我也知道小孩子生点病很正常,没有大碍,但我还是放心不下,我是越老越脆弱了。”

母亲拿出了五百块钱,给了小凤阿姨,让小凤阿姨给孩子买点吃的,小凤阿姨不想要,但我母亲坚持给她,小凤阿姨只好收下了。

小凤阿姨是第二天早晨离开的,我们本想送送她,但当我们到了小凤阿姨的弟弟家,她已经走了。

我和妻子又陪着父母在乡下待了一天,这一天,都是父老乡亲请我们吃饭,不管到了哪一家,吃着婶子大娘做的家乡饭,我都吃不够,只怪自己的胃长的太小了。

礼拜一的早晨,我和妻子回城了,父母留在了乡下。

那两年,我父母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乡下的,想我们了才回城住几天,然后又回乡下去,在乡下他们过得舒心又快乐。

人要是老起来是很快的,我父母的身体这两年明显不比前两年,为他们着想,我就不让他们长时间住在乡下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我们身边,但只要有了空闲,我就陪着父母回乡下住一两晚。

每一次回乡下去,我父母都高兴不已,离开的时候恋恋不舍。

当你老了,怎么度过余生?

人到老年,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该享受的年纪,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有条件的去外面看看大好河山,条件一般的尽量别想烦心事,让每一天都快快乐乐的,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才是老年人最大的财富,子女也都希望父母能安度晚年,父母过得幸福,子女也跟着开心。

我父母的年龄也大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老人孩子付出了很多,脑子里都是想着怎样让父母子女过得好一点,却忘记了自己,现在他们老了,我就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只要是能让他们高兴的事,我都会尽力满足他们。

当然,父母老了心里装着的却还是孩子,只要他们活一天,就会为孩子操心一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每当我看到这句诗,眼前总会浮现出我父母平凡却又是无比高大的身影。

老年人要怎样度过余生?该体检的时候去体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锻炼身体,老年人的健康是自己的财富,也是子女的财富;学会调解自己的心情,保持心情愉悦,多一点微笑生活会跟着更美好。

人到老年,夫妻之间更要相互理解,更要相互体贴,再孝顺的子女也有不在身边的时候,只有夫妻才是最亲近的伴儿。

我已经老了,今年七十四岁。你能说不老么?关于怎样度过余生,我是这样安排的。

在我六十岁退休之后,我已经下了决心,我决定退而不休,也就是在退休后的有生之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轻微的家务,适应体力的田间劳作啊。可是事与愿违,在我退休的前一年,我的妻子不幸因脑梗偏瘫了。当时,她柱着拐杖还可以艰难的行走,而更加不幸的是在我正式退休去领第一个月的退休金时,她在家里忽然跌倒,因而造成盆骨骨折而卧床不能起来了。

在伺候妻子长达七年的日子里,我除了正常的关照她饮食起居之余,我买了台电脑,刚开始我只是上网聊天为消除寂寞和焦虑,而后我开了微博,在博客上发表点东西。在漫长的岁月里我又为村里写了十几万字的村志。

尽管我用尽心血照顾妻子,但她终于离我而去了。在这七年里我写作中学习,学习中提高,我识到人到老年,生活会更加困难,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好心态是在不断地和一些坏心情做决裂中培养出來的。我为自已心里定了四句左右铭,常默默记在心里,默默地唸道着,以警戒自己。我的四句口诀是《道在我心中,笑在我脸上。路在我脚下,抬头慢慢走》。我所谓的道就是善良,仁慈,和顺,宽容等,这些永远记下在心中,还要每时每刻的去践行。有了慈善仁爱之心自然就没有什么烦脑,自然也就会保持笑容满面了。人生的路在自己足下,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已要定好目的量力而行,慢慢稳步去做。在这中理念的支配下,我心灵也逐渐强大起来,身体也非常健康,尽管我多年来l犯了四次脑梗,但因为我利用强大的心力和顽强的意志现在恢复的完好如初!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条必然的规律,我只是想老了尽量不要麻烦孩子们,让我在強大心力支撑下,无忧无虑,无病痛而终吧!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怎么给父母多要生活费?同学生活费比我多很多
下一篇: 在亲戚的婚宴上被其他人看不起怎么办?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