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新闻资讯

中国未来的养老形式是否很严峻?要怎么面对大批老人养老问题?

时间: 2022-10-10 12:48:18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10月9日,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在上海开放大学开班,来自上海18所高校、21个专业的约200名大学生参训,其中半数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养老社会工作者培训,在上海尚属首次。

10月9日,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开班。 上海开放大学 图

上海开放大学介绍,这些学员将接受40课时的理论和实操培训,课程按照国家民政部下发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结合老年社工的工作实践,设置了理论与实操2大模块10个主题的课程,较为全面地对养老社工的工作范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进行讲解。培训结束后,学员将统一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培训证书,学习记录统一存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培训时长将纳入从事养老社工岗位所需的120小时专业培训范畴。

“虽然社工的相关知识课堂上都学过,但养老领域基本没有涉及,社工+养老融合的知识体系还是第一次接触。”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张忆骋说。

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在开班仪式上表示,社工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从事本专业的概率不高,从事老年社工岗位的学生比例更低。但随着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青年人已经能够在养老领域获得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年学生了解养老行业,了解养老社会工作岗位,为今后择业奠定基础,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业。

上海市老龄办、市卫健委和市统计局的联合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42.2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3%。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加上不断迭代的养老服务需求,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对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2021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配备至少1名社会工作者。按照这一比例要求,上海至少需要6000多名养老社会工作者,目前岗位人才缺口在一半以上。楼军江表示,年轻人对养老行业了解不多、存有偏见,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养老服务从业者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据悉,上海开放大学已连续两年开展养老从业者培训,累计培训养老从业者达4700余人。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教授授课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分数低是否就代表不合格?
下一篇: 家禽类肉价为何持续上涨?今年过年是否会有缓解?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