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摇起源于Disco蹦迪文化,2014年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后,以各种演变形式成为热门作品,如今的“社会摇”再次重现,而且“摇”出了新的高度,那是怎样的新高度呢?
1.从土味变成艺术
之前的“社会摇”自带“土味”,“社会摇”的热潮是自下而上的,从小镇“摇”到了大城市,这些创作者大部分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的背景、形象和语言中无不带着有“土味”,所以这些“社会摇”视频的乡土气息很浓重。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今的“社会摇”已经分化成风格各异的多种流派,内容创作者将“摇”与其他审美趣味相结合,甚至摇出了“艺术感”。如今内容创作者变成了美女、帅哥,配乐换成了经典的流行乐、古典乐等,增加了许多创意摇法,让土味变成了艺术。
2.“摇”出新高度
“摇”已经成了视频内容领域的流量密码,前赴后继的创作者试图摇出风采,摇出新意,摇出令人瞩目的作品。创作者创造的内容怪诞到极致,在同质化的视频内容中,反而成为了一种脱颖而出的新奇抽象艺术。在熟练掌握技巧和带有情感后,“摇”出自己的风格,整出新高度。比如,抖音博主“发闷闷”是个老摇子了,不仅动作中带有律动、变速,还能演绎歌词。他的“水星记摇”,将孤独感“摇”的淋漓尽致,为“社会摇”增添了新意。
3.迎合了大众审丑心理
“社会摇”的形象和肢体动作是粗糙的、不经修饰的,以社会主流审美来看,可以说缺乏美感。夸张的形象和肢体动作能抓人眼球,能够迎合大众审丑心理,吸引了巨大的流量。表演者他们可能不太懂电子音乐的精神,也不懂奇装异服的意义,只是知道这样做能表现个性。
4.改造成功
“社会摇”在当下迎来文艺复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舞蹈和音乐本身具备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形成了一种流行风潮,再经过反复改造已经褪去“粗鄙”的外壳,成为了能够被人接受和欣赏的东西。
经过不断地改造、创新、带有个性,将土味变成艺术,“社会摇”重新爆火,被观众认同。作为自媒体人,我们也需要不停地思考,终有一天,我们的作品也能够被大家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