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新闻资讯

社群运营流程及策略技巧(如何撰写好社群运营)

时间: 2022-11-06 21:52:04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编辑导语: 这两年社群运营非常火热,也就是所谓的私域流量,不少企业都开始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圈子;可以说私域流量是成本比较低,但运营好了转化较高的一种营销模式;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打造高效的社群运营的步骤,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社群,是一种营销方式。

现在讲到私域流量,必然要讲社群。因为单纯私域流量的价值有限,如何高效管理私域才叫效率转化。在这一点上,直播电商同理。

社群之前的营销方式往往是电销。外包给客服公司,话务员按照标准的话术和节点判断用户意向,再进行一级一级的客户传递,信息失真、效率低、不可控因素多。

相比于电销,社群有其统一性、长周期、效率高、可视化的优点,比打电话的尬聊进步很大;可以说,社群的流行是营销发展趋势的必然。

那么,我们该如何高效运营一个社群呢?只需4步:

一、放大入群诱饵,差别对待用户

加好友入群,是社群运营的第一步。而第一步的关键就是找到用户的入群动机。

这个动机需要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入群?我为什么要现在入群?这两个问题回答的好,后面的动作事半功倍。

用户为什么入群?唯有福利。真正的福利,真实无套路的利益赋予,切身有用的价值驱动。

用户入群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价值,这是用户入群动机的第一要点,我们必须要找到或者测试;比如卖课的学习资料,产品培训的模板文档,读书社群的电子书等等。

但仅提供上述还不够,以上仅仅是诱饵;现在的用户已经被各种做法套路,简单的诱饵已经无法打动人心,所以,诱饵再次放大是关键。

解决放大问题的途径是差别对待,让用户明确感知到入群后的变化,入群后才能享受到的福利变动、待遇差别,如限量优惠券的发放、抽奖活动的参与资格等等。

差别对待用户营造稀缺感,用户才会为了稀缺去争取,而入群就是争取的途径,也是用户当下就要入群的理由。

做到这一步,才算是把握了吸引用户加好友到入群的方法,一个为用户提供价值的方法。

二、持续价值输出,用心打造人设

用户入群之后的承接流程,是社群运营的第二步。

社群根据付费时间的先后有转化社群和价值社群的区别——付费前的转化社群需要持续输出价值,不断强化用户的付费意愿,比如互联网卖课;付费后的价值社群也需要持续输出价值,保证用户的购买预期,比如知识星球。

社群的价值输出有两个重要节点,首次的第一印象和后续的持续输出。

首次输出,对社群运营是提纲挈领的存在,决定了用户对社群的第一印象;社群第一次的文案表达和价值触感,做的再隆重都不为过,包含不限于结合用户的入群动机、结合自身业务的价值包装、对后续社群的价值规划。

后续的价值输出,都是在维护首次的宣传口径,核心是输出价值的稳定性。在稳定的同时不断提高用户预期,包含用户对产品的预期和对自己的预期,也就是人设。

社群其实都是人设包装,要么是产品的包装,要么是效果的包装。前者是转化的外在驱动力,后者是转化的内在驱动力,两者相辅相成。

存量市场的当下,用户愿意付费的都是产品效果,而非产品本身;所以产品经理培训都在强调包就业,医美在强调青春靓丽。

因此,价值稳定的人设包装,是社群成败的关键。

三、引导UGC产生,调动群内兴趣

第三个阶段,是引导用户在群内的主动行为。

社群不能是运营者的自嗨,不能变成运营人的通知群,需要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用户UGC的繁荣程度一定比例上代表了用户的兴趣,真实的交互能给群内的沉默成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在运营的时候,需要预留一定的话题引导;所以叮咚买菜在群里玩起了成语接龙,产品运营群加上了新闻简报等等。

站在用户的角度,UGC都是在表达自身,是用户自身对社群、对活动、对产品、对效果的顾虑和兴趣。用户不会简单的附和赞同,他们只表达自己。

用户只是关注产品与自己的契合度,产品效果的呈现与自身期望的匹配度;这是用户真实的兴趣,好比瑞幸咖啡的社群都是在发券一样,用户获得优惠,平台获取单量。通过社群,把券发到有需要的人群手中。

原则上我们自己做社群严禁「群托」;我们需要的是发现问题,不断改善话术和触达方式,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不取巧、不误导,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毕竟,兴趣才决定了购买。

四、闭环服务流程,做到口碑转化

社群做的是一锤子收割买卖还是用户的成长伙伴呢?最好是伙伴。

流媒体短视频时代,市场的传播门槛很低,口碑起的慢但坍塌的快。社群最好还是做价值。有口碑,企业做事才能长久。

服务于源头的付费转化社群重要,服务于后续的交付流程也很重要,即闭环服务流程。有闭环,才有口碑。

口碑转化是越来越重要的转化方式,站在当下流量越来越贵的节点上,口碑传播才是一个品牌获客的永久护城河。

流量无非是一个关于转化率的财务模型,口碑才是这个模型中的附加变量。在前期追求流量的转化无可厚非,但后期必须切换到口碑。

口碑哪里来?从解决用户的问题中来。用户学习是为了转行的最终的转行效果如何?用户入群是为了对接资源的最终业务成交如何?这个数据是衡量口碑的重要指标。

站在社群为用户负责任的角度说,入群转化是服务的第一步,闭环交付才算服务结束;虽然周期长,但唯有闭环才有口碑,才能长久。

如此四步,界定好每一步的SOP,才算是做完了社群运营完整流程。剩下的就要看社群质量和产品属性了,很有挑战。

但做产品和运营,有挑战才有乐趣。

五、适合社群的产品

那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社群呢?符合以下4个条件的适合做社群。

1. 肯定是需要销售的产品

社群的核心是创造价值,要么是同步干货的信息价值,要么是客户群之间的资源价值,要么是满足需求的产品价值。

前两者的重点是入群的后续维护,属于售后阶段。市面上的社群普遍讨论的是属于售前阶段的产品购买转化。

因此,产品需要介绍给同批次的客户,期望更近距离的转化客户,才是社群销售的本质。

有需要销售的产品,才需要社群。但也不仅仅是社群,直播电商、视频宣介、KOL种草等,各得其所,要合理利用多种方式。

2. 肯定具有普适性的产品

产品要普适,或具有典型的用户分层。

产品要做到用户归类,用社群解决统一性的问题,解决销售重复性的问题。若每个客户都很独特,就无法形成运营的SOP,

普适性不解决,就无法聚焦到一类客户,也就代表了转化的效率低,群内也不活跃。

普适性才能聚合,聚合就是效率。

3. 肯定有购买冲动的产品

社群转化的目的是用户购买。

社群运营一方面要围绕着介绍、对比、价值的增删改查来进行,一方面要打消转化过程中的疑虑。

转化的结果是用户支付,本来一个意向不强的用户,经过社群转化之后付费,那这中间的转变是什么?就是购买冲动。

如何打造购买冲动?一是需求放大,二是利益诱导。我们买车买房都会遇到店家今天刚好做活动的情况。

没有稀缺营造稀缺,没有价值创造价值,才是销售的本质,尤其是当下存量竞争的本质。

4. 肯定是高客单价的产品

社群中的产品一般客单价都比较高,没听说拼多多5毛一包的纸巾还要做社群营销。

社群适合中决策中周期的产品类型,这决定了社群需要一个小团队协作,从引流到转化到成交,每一步都需要紧密配合。

社群的成员数量有上限,转化率长期偏于稳定。因此高客单价的产品才能保证毛利和现金流,才能cover团队的运营需求。

但社群不适合高决策长周期的产品类型,比如买房买车,他们更适合私域的1V1服务。长周期等于非标,非标就需要尽善尽美的服务。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做社群时,先看看自己的产品形态是否符合这4个特点。不折腾,就是对团队成员最大的善意。

六、结语

社群很火热,我们要冷静。

火热是互联网的表象——人来人往,资本汹涌,这是浮于表面的火热。

冷静是产品运营人的冷静——深思熟虑,总结成长,这是安身立命的冷静。

就像4步打造出完美的社群运营一样。

原来社群运营这么简单,你只要做好这件事就够了

今天社群里的橙子同学在晚上10点丢一个文章链接发到社群里来,这让我有一点点生气。

我并不是怪她推销自己的文章,实际上在我的这个社群里,我是鼓励大家多写的,多宣传自己的。

可是,我并不鼓励大家把社群当作一个单纯的推销场所,这样就有违社群创立的初心了。

当时创立这个社群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真诚的交流场所,并且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持续不断地为彼此赋能。

我太清楚那种孤军奋战、看不到前路的感觉了。就好像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样,孤独又冷清。

因此,我决定建立一个正能量的圈子,和一群人一起上路。

同时,我也见过太多的社群由热闹归于死寂。

以前我加入的社群,都是课程配套的交流群。课程结束之后,大家原本浓烈的感情就逐渐地淡了,甚至沦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说实话,我是有一点遗憾的。在这21天或者是30天里,大家成为了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有着共患难的交情的。

可一旦课程结束,这种战友关系也就结束了,不再有任何的交集。

这是一种很遗憾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好像之前的热闹都是假的一样。

大家都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马甲,潜伏在冷冰冰的社群里,偶尔有一些热爱分享的朋友们甩一个链接到群里,然后又归于死寂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因此我会生气橙子丢链接的行为。

我想要建一个有温度的社群,让大家真心真意地交朋友。也才有了现在的这个社群。

现在这个社群已经达成了我的预期,不再是我一个人唱独角戏,每天机械地甩内容给大家。

反而陆续挖掘出一些活跃分子和内容分享者,不断地为这个事情注入更多能量。

我们每天在一起交流,我们讨论成长,讨论自我管理,分享身心灵的知识,同时,我们还交流育儿和生活感悟,大家彼此都成为了好朋友。

许多朋友跟我反馈说,这个事情太有温度了,太有价值了,免费社群真是太可惜了。

这让我心打心底高兴,而这个社区也为我带来了许多的正能量,激励着我去不断地学习和输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我愿意好好地将这个社群运营下去,也希望结识更多同频的朋友们以及找到一起搞事业的合伙人。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运营社群以后,我开始明白任何社群都是需要运营的,如果没有人运营社群,那么它终归要归于沉寂。一个社群是否经营得好,与社群的创建人和运营者密切相关。

不过运营社群,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感触是,真诚和极致的利他精神是最重要的运营方式。

当你怀抱一颗真心和大家交朋友,你也能收获大家反馈给你的真心。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头条文章发布海外微头条文章发布的区别(发“微头条”还是发“文章”
下一篇: 2023年个人工作计划及目标(分享3个让你持续充满动力的方法)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