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08 11:15:10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觉得自己年龄大了,退休前评上高级职称也没有多大作用,顶多多发几个月工资差额。特别是2014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很多人认为对于养老金不会有多大影响。因此,积极性并不高。
说实话,如果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角度讲,退休当年评上高级职称,对于缴费基数没有影响。因为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的,退休当年工资的变化不会对缴费基数有影响。
不过,退休前只要评上高级职称,真的养老待遇会有大幅度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看:
2014年10月~2024年9月,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计算的十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还要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
老办法退休待遇是跟退休前本人的职务、职称相挂钩的。只要晋升为高级职称,计算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岗位工资最起码会提升为七级,而且会按照高级职称的标准计算退休生活补贴。这种情况下尽管是在最后一年晋升,老办法退休待遇也是有提升的。
下面是山西省《关于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职务升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激发有关问题通知》的老办法退休待遇变化公式相对复杂,不再详细解释。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是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挂钩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山东省事业单位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实际上是跟退休时职务确定的岗位指数、薪级确定薪级指数和退休生活补贴确定的调节指数。
其他地方实际上也差不多,可以说提升职称至少能够影响视同缴费指数的两部分,所以也能很明显的提升基础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跟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挂钩,前面已经说了提升职称能够提升视同缴费指数,同样也会大大影响过渡性养老金。
特别是视同缴费指数是直接与过渡性系数的因素相乘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相对作用更大。
退休以后,并不是用人单位或者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其他待遇发放的。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还可以领取一定的住房补贴、提租补贴、物业补贴等一些名目繁多的补贴待遇,而且部分地区的退休人员精神文明奖还没有取消,北方地区会发放一些冬季取暖费。这一些退休后发放的其他待遇一般都是跟退休时的职务级别或者职称级别相挂钩,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是两种待遇。
综合而言,其实职称也是人这一辈子工作成果最终的认定,也关系到个人荣誉的问题,只要有条件还是建议努力去竞争高级职称,不要自己打退堂鼓。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