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引流技巧

《科学的历程》读后有感3000千字范文(如何写科学的历程的读后感

时间: 2022-11-16 12:01:33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科学的历程》读后有感

最近,作为科学迷的我再一次读了《科学的历程》这本书,我真的非常的喜欢这本由吴国盛教授写的《科学的历程》。

《科学的历程》首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讲述了怎么诞生的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然后又讲了人类文明在宇宙中怎么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科学史的理解。

在我看来,作者吴国盛作为一位哲学家,《科学的历程》作为一位哲学家写的科技史,该书用哲学思想将整个科学的发展梳理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对科学精神的把握是该书所有优点中的优点。《科学的历程》这本书不仅仅是—部简简单单的科技发展史,同时更是—本哲学的发展史。

比如,该书在谈到阿拉伯的科技发展史时,就用了多达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回顾炼金术的哲学来源,甚至还追溯到了希腊古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学说。

又比如,在讲述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的章节中,必然要以四大发明为主要内容,这就肯定无法回避中国传统科学精神的缺失,所以随之谈到的所谓中国科学为何未得到发展的"李约瑟之谜"也就是成为应有之意。

再联想到一下中国科学的发展史,在中国的科学发展史中,西方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有两次浪潮。第一次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一直持续到康熙雍正时期,西方科学被引进来,不过此时中国人对西方科学兴趣不大,没有市场需要。传教士在中国传道特别难,一个突破口是天文学。当时中国对天文学比较爱好,于是就引进了西方的天文学,清朝天文历法都是使用西洋历法,但是西方其他的东西就很少得到传播。这段时间中西方实力相当,没有大的传播。冯友兰说中国文化精神本质不需要科学。第一波的传播总体不算成功。

第二波在1840年后,此时国际格局已变。当然中国人是被打之后才知道世界真的不再是过去那样了。过去看不起的这些蛮夷的有了中国不具备的东西,船坚炮利真比不了啊。洋务运动兴起就是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学人家制船造炮,后来发现不能只学工艺,背后的西方"科学"也要学,这时理解的就是数理化。近代中国开始学习科学是出于功利主义,因为打不过别人,就只能去学人家能用的东西。由于中国不是在自然交流中学习西方"科学",而是在被侵略的状态下学习。无法像佛教那样转化为中国自己的东西进行消化。科学不是自己的东西,始终当做一个富国强兵的手段,并不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不到点上。就算现在有钱了还是学不了为什么?还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解科学。

邓小平同志就在八十年代旗帜鲜明的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口号,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再进一步的讲,科学精神其实就是激发生产力的首要源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人在科学发展中忽略了关键作用的科学精神,而只停留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层面上。许多高学历人才没有科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只有知识而无能力"的状况,也表现在拙劣的模仿以及学术的不端。

科学精神是什么?是人类从事自然的活动及其获得的成果,是尊重科技术的理性精神,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更是奋发向上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促进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研究的支点: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起点就是实事求是,只有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并利用科学仪器来验证验证,还要不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这种不断实践的方法。才能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揭开。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排除主观判断,坚持实事求是,以求实的思想才能在科学探索中取得进步。

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探索出自然界秩序是科学研究存在的前提,也是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其次,要构建符合理性规则的概念、必须将原理,经验和事实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这就是科学的理性精神。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探索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从事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科学也必须要有批判精神,批判精神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用自己的判断并坚持自己的判断,科学必须坚持这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也是没有终极的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制造工具,制造工具的本质就是创新。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生命所在,这与科学家发现物质不同,物质是可以通过生产成批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也是科学体制首要表现。

  用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和拼凑抄袭的山寨文化来发展科学是科学发展的大敌。这种没有科学精神不仅仅会严重影响科学活动本身,还阻碍了整个民族的进步。沉湎于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对科学发展毫无帮助,继续用行政手段集中资源选拔培养诺奖得主也仅仅是痴人说梦。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真正胜出的是发源于古希腊,

现如今集中展现于发达国家的才是人类现代的主流文明,而科学精神是其基础内容、核心要素。它之所以胜出是因为他的这种科学精神有更强的进化能力,这种进化能力在现代社会更是加速发生,即便是普通公众,也能从互联网,基因工程,航天工程感受到它的进化力量。

  读史使人明智。《科学的历程》展示出来的哲学,其实也涉及到—个人如何有科学精神的问题。所以,归根结底,对于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胡适先生说的"科学的人生观"很有见地。他说第一拿科学做人生观的基础,第二拿科学的态度、精神、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日常的微信技巧有哪些?附实操步骤
下一篇: 抖音评论区引流的方法有哪些,增加抖音粉丝的技巧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