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18 20:59:39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汉末三国,将星闪耀。
其中,大多数名将,都是正常死亡,没有得“将军百战死”的宿命结局。
然而,个人勇武特别突出的“猛将”,非正常死亡的比例却非常高。
正史中的古代战争,将领个人勇武的作用一般不太大。
虽说名将们大多个人勇武都不错,但真正能靠个人勇武改变战局者非常少。
然而,到底还是有一些超级猛人,能够以其惊人的个人勇武,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局势。
比如,曹操的“五子良将”,除张郃外,都是正常死亡。刘备的“关张马黄赵”,也只有关羽张飞是非正常死亡。其余名将,真正非正常死亡者比例也不高。
然而,“猛将”集体中,非正常死亡比例却非常高。
后世民间文学有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这所谓“排名”前六的猛将中,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马超(连挑曹军众将,以一己之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代表性事迹是小说杜撰,其余四位将领的个人勇武发挥都是有丰富史料佐证的,是真真正正的猛将。(并不是说赵云、马超个人勇武不行,只是说他们的“神级”个人勇武发挥系后世小说演绎)。
然而,这四位猛将,全部是非正常死亡!
此外,个人勇武十分突出的夏侯渊、庞德、文鸯等猛将,也无不是非正常死亡。
吕布被俘后,曾经被他救过的刘备落井下石,建议曹操诛杀吕布。
于是,曹操以“繁琐”流程诛杀了吕布:先“缢杀”,然后,砍下他的头颅,与高顺、陈宫的头颅一起悬于木上;接着,从下邳到许昌,三人的头颅一路被悬木示众···
吕布被诛,不冤。
成王败寇,愿赌服输。输了,自己的性命,乃至尸体,都只有任由胜利者支配了。
典韦,是少有的,基本上没有被演义“拔高”的猛将。
在曹操与吕布的交手中,典韦可谓是以一己之勇扭转了形势。
原本,曹操虽然打陶谦、袁术一打一个准,但在打吕布时还是有点吃力的。
在与吕布军的初战时,曹军完全不适应并州骑兵的突击,青州兵被一冲而散,曹操本人也受了伤。
随后,曹操对吕布,多以智谋周旋,在正面交战中一直吃亏。
然而,濮阳遭遇战中,无路可退的曹军,由于典韦的超级个人发挥,第一次在正面击败了并州军。
当时,曹操去袭击一支吕布别部。在尚未返还时,吕布大军来援,曹军遭遇两面夹击。
机会难得。吕布亲自上阵,“身自搏杀”,拼尽全力,必欲灭曹操而后快。无路可退的曹军拼死抵抗,双方相持半日,形势紧张。
敌军想生擒典韦,但典韦居然用双臂夹死敌二人,使围攻之敌不敢靠近。
最后,典韦上前突击敌军,连杀数人,但伤势加重。
最后,典韦瞠目大骂敌人,光荣战死。
典韦死后良久,敌军仍不敢靠前!
可以说,典韦护主而光荣战死,其死法或许是猛将中最为壮烈的一个了。
典韦死得其所!然而,不能说不冤。
天下美女如此之多,曹公非要张绣的婶婶;来日方长,曹公非要在这个微妙时刻“干事”···典韦之死,冤!
与小说相比,关羽的“神迹”大约一半是演义,一半见诸正史。
关羽有理由对自己的败亡感到不服!他有理由痛斥孙权的背信弃义。
然而,身为董督一方的主将,调度失误,丢了荆州,其过失确实是灾难级的。
从这个角度讲,关羽之死,怪不得别人。
小说之中,猛将表现的“天花板”,可能就是张飞喝退曹军百万大军了。
初读小说时,个人以为这是吹得最厉害的一个了。
最后,部将范疆、张强(小说中为张达)刺杀了张飞,并带他的头去投了东吴。
得知张飞死讯时,刘备只能叹息:“噫!飞死矣”···
这声叹息,用今天的话说,大约就是“无语”的意思吧。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早期的猛将纷纷凋零后,猛将一度不多见了,进入了低谷期。
或许,这是因为三足鼎立后,作战规模越来越大,个人勇武的影响也越来越小了吧。
然而,三国后期,文鸯的横空出世,却为三国猛将的故事再续辉煌。
255年,文钦、毋丘俭起兵反抗司马师,司马师率军来攻。
文鸯与父亲文钦约定,两路夹击司马师。
于是,文鸯当夜率领壮士突至敌营,大呼司马师之名。
一来,正值夜晚,司马家不知文鸯虚实,不敢妄动;二来,文鸯气势太猛,令司马家军士震惊,因此,司马师不敢出。
或许是文鸯气势太猛,本来眼疾未愈的司马师受惊,眼珠迸出,疼痛难忍。但司马师到底是枭雄,咬住被头,强忍疼痛。
天亮了,文钦军未至。文鸯只得退兵。
司马师忍了一晚上,见只是被这么点人所惊吓,勃然大怒,下令追击!
文鸯率骁骑十余人,迎击敌军,所向披靡,杀退敌军,然后后撤。
随后,司马师让司马班率八千翼骑兵攻来。
这次,文鸯单枪匹马,迎面杀去,转瞬间,斩杀百十人,进出六七次,敌骑不敢逼近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