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1-29 21:37:42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庞统是和诸葛亮一样,是三国时代顶级战略家。在《三国演义》中庞统巧设连环计,一把火把曹操的几十万大军烧的灰飞烟灭,一举奠定了三国时代的势力范围。
诸葛亮的《隆中对》非常有名气,让半生碌碌无为的刘备有了战略目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刘备占据荆州,夺得四川,在汉中称王。似乎马上就可以看到征服曹贼,兴复汉室的希望。要不是关键关羽丢掉荆州,天下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那么在这样几乎已经证明了孔明的策略是正确的情况下,庞统却说出荆州并不重要这种话,到底是有人故意抹黑庞统,还是庞统真的否定过《隆中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他的凭空想象,还是他借鉴了别人的经验?
历史挖坑机,挖出真相,今天我们就深挖一下《隆中对》,看是否真的被庞统否定过!
一)《隆中对》的时代背景
《隆中对》出现的时间是建安十年,公元207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这个时间对刘备来说,非常紧迫。
那么现在回到《隆中对》时荆州的态势。荆州在刘表治下前期,是包括宛城的。因此当时的荆州是从南阳盆地一直到今天的江西边界,包括河南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大部,相当于现在三个省的面积。
不幸的是,宛城后来被张绣献给曹操了。张绣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职务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张济是董卓的下属,董卓死后,在长安过了一段好日子。后来被打散后,就带领着部下打劫刘表,可惜死在了荆州。
刘表大人有大量,没有趁势消灭张绣,反而招降了张绣,命令他镇守宛城。
因此,张绣其实是刘表的部下。但后来我们看张绣和曹操交战时,完全看不到刘表的影子,就知道刘表安的什么心,就是让张绣做炮灰。
当张绣投降曹操后,刘表又派刘备驻守新野。新野就在宛城南面一点。其实作用跟张绣差不多。这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如果这个时候,刘备拥有荆州,向北拿下宛城,刘备以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做依托,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如果此时曹操要南下,其实是非常难的。
这个地方就是襄阳。因为秦岭淮河天险沿线,从地图上来看,有一个缺口,就是没有山脉横断,这个缺口处有一个城池,就是襄阳。这是一个让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梦碎的地方。
曹操虽然失败了,但曹操留下曹仁守襄阳。虽然孙刘联军拿下荆州的大片地区,从荆州到江陵都被孙刘联军收回。但只要曹仁守着襄阳,那么荆州就无险可守。这也是为什么要关羽镇守荆州的原因,因为只有关羽这样的帅才才能守得住荆州。
一般的人还真不一定守的住。就因为襄阳不在刘备的手中,无险可守。这对曹魏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什么时候想打荆州,只要一出襄阳,一马平川,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那么为什么曹仁守着襄阳那么艰难,差点被关羽打败。因为关羽厉害,在三国后期,关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对手。如果不是曹仁守荆州,换别人还真早就被关羽拿下襄阳了。
因此襄阳对荆州至关重要。眼看关羽要收复襄阳,曹操和孙权一起紧张了。然后他们就联合在一起了。不是关羽不够强大,任何人都无法战胜曹操和孙权的联手。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是蜀汉根本就没有想明白关羽拿下襄阳的意义。这不但对曹操有威胁,对孙权更是一种威胁。
而此时的刘备只想到自己的好处,拿下宛城后,可以沿刘邦的路线图进入关中。
人不但要考虑自己的收益,还要考虑对你的收益对别人的威胁有多大。
三)庞统的谋划
以刘备的能力,能不能也采用后来我军的策略,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答案是不能。因为刘备的对手曹操不但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更是文学家诗人。因此刘备虽然得人心,但曹操更得人心。曹操统治的北方此时人民已经安居乐业。曹操的“摊丁入亩”和“屯田制”很受欢迎。
因此刘备急需一块地盘跟曹操打持久战。荆州此时门户大开的状态,就很不适合做根据地。曹操有纵横天下的军队,孙权有长江天险,刘备啥也没有。
如果刘备固守此时的荆州,北部要放着曹操,而曹操守着荆州南下的门户-襄阳,南边要盯着孙权,而长江天险和孙权共有。刘备两头都不占便宜。以荆州四站之地的态势,所有兵力都不能轻动,只能用于防守。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