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2-02 21:27:47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1505年,36岁的唐伯虎娶了31岁的青楼名妓沈九娘为妻,好友鄙视不已,唐伯虎仅用一句诗就折服了众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有颜值、有才华、有家底、有娇妻美妾,妥妥的高富帅、人生赢家。
可在真实的历史上,唐伯虎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妥妥的屌丝、人生loser。
这之后,唐伯虎因为在诗、书、画方面才能出众,很快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大才子”。
出众的才华,再加上性情豪爽、天生好酒,不久,唐伯虎结交了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等一众社会名流,“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号也随之而来。
1489年,唐伯虎19岁,由父母做主,娶了当地一位姓徐的姑娘为妻,一开始二人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倒也其乐融融。
但命运并不因他的才华横溢,就给他过多的偏爱。
1495年,25岁的唐伯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无比难忘、又无比煎熬的年份。
新年伊始,先是爱子夭折,然后是父亲唐德广去世,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唐伯虎的母亲、妻子、唯一的妹妹接连去世,因为不善打理家务,唐德广辛苦一生,攒下的一点家财也被耗费殆尽,唐伯虎彻底陷入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满腔愁苦无处排解的唐伯虎开始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浇愁。
没有了父母亲殷切的期望和爱妻、幼子的陪伴,唐伯虎再也找不到人生和读书的意义所在了,他不仅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好友祝枝山不忍见他继续沉沦下去,便日日规劝他,终于,唐伯虎再一次鼓起了勇气,承诺将用一年的时间闭门读书。
“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
1500年,唐伯虎满怀信心,准备入京赴考。就在这时,江阴的一个举人徐经伸来了橄榄枝,他一直仰慕唐伯虎的才华,于是便主动提出承担唐伯虎入京赶考的食宿费用,只求能与他同行。
有这样的好事,唐伯虎自然求之不得。
这个徐经虽然才不及唐伯虎,但财大气粗,他爹是江阴有名的富商,后来,徐经的后辈中也出了个厉害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霞客。
刚到京城安顿好,徐经便迫不及待拉着唐伯虎,去拜见了自己乡试时的“座师”——时任礼部侍郎、侍讲学士的程敏政。
明清时期,举人、进士经常将自己的主考官尊称为“座师”,自称为门生,以期将来入朝做官,二者之间能结成牢固的政治同盟。
程敏政对徐经的到来很高兴,当亲眼见到唐伯虎时,他更高兴。
早在三年前,他就听说过唐伯虎的大名了。
唐伯虎参加乡试时,因为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主考官梁储便将他的文章拿给了程敏政,结果,程敏政读完赞不绝口,从此,便记住了“唐伯虎”这个名字。
“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明史》
这之后,徐经和唐伯虎成了程府的常客,程敏政也乐得与他们讨论学问。
不久,徐经得到消息:程敏政成了本次会试的主考官,而考题也由他来拟定。
徐经喜出望外,赶紧将连日来座师的提点记录了下来,唐伯虎对此不屑一顾,他早就将程敏政的话记在了脑子里!
会试结束后,由于题目出的非常生僻,考生们出了考场大多垂头丧气,唯有唐伯虎和徐经面露喜色。
一日,唐伯虎与好友在一起饮酒,酒至半酣之际,唐伯虎忍不住豪言万丈: “今科考试,我必金榜题名!”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话刚好被户部给事中华昶听到了。
华昶一向与程敏政不和,借此机会,华昶立即给弘治皇帝写了一封弹劾信,信中直指主考官程敏政事先将考题泄露给了唐伯虎和徐经。
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二人到京后,经常纵酒狂歌、招摇过市,别人忙着备考,他们却忙着享乐,原来早就得到了考题!
“六如文誉籍甚,公卿造请者阗咽于巷。徐有优童数人,从六如日驰骋于都市中,都人瞩目者已众矣。”——《明史》
弘治皇帝朱祐樘大怒,立即下令将程敏政、徐经和唐伯虎打入了大牢。
徐经受不住严刑拷打,招供说,自己私下买通了程敏政的仆人,拿到了考题,而且“也拿给唐伯虎看了”。
但在之后的三法司会审时,徐经却推翻了全部的证词,并称自己是被屈打成招的。
虽然,锦衣卫查来查去,也没查到程敏政向二人泄题的证据,但为了以儆效尤,弘治帝下令:
革除唐、徐二人的功名,此生不得参加科举,并发往浙江为吏;将程敏政罢官、华昶降职。
这场疑点重重的“科场舞弊案”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它虽牵连不多,却成了程敏政、徐经、唐伯虎三人的命运转折点。
程敏政满腔愤懑,被罢官四天后突然病发身亡。
徐经回到家乡后,一心静等朝廷的大赦令,结果到死也没等来,心灰意冷之际,他定了一条家规:不许后辈参加科举。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