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1-11 17:32:59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在移动端的赛场上,百度一直慢人一步。在BAT三大巨头中,身形巨大的百度转型缓慢,错过了不少风口,字节跳动等后来者蜂拥而至,几乎要把百度从BAT中赶走,取而代之。
为了夺回自己的地位,近年来,百度不断加大力度推广自家的移动端App。
首先是布局了“百家号+小程序”两个内容和服务生态,再将好看视频、小视频、信息流呈现、小程序等融入了“百度”这个超级手机App中,成为一个类似于“百度搜索”+“今日头条”+“抖音”的大型综合产品。
2019年春节,百度与央视春晚合作发放红包,只要打开最新版百度 APP输入春晚主持人的互动口令,就能拿到红包。“红包大战”直接导致百度2019年财报数字难看,但也为百度带来更多的用户。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以来,百度APP日活半年多增长了近4000万。2019年8月14日,百度在内部通报的消息显示,百度App日活已经突破2亿大关。
除此之外,不少用户已经发现在第三方应用如浏览器或微信上使用百度的服务时,经常会跳转到下载百度App的页面,否则无法使用全部的功能。
但是,先不论日活数据如何,百度App的使用效果难称乐观。好看视频的点击量远远落后于动辄百万点击的抖音、快手,评论量也很少。百度也试图建立自己的账号体系,邀请明星大V入驻,发表内容,对标微博的账号体系,但是使用者寥寥。
虽然没有准确数字,但可以估计百度号称的两亿日活,其中一大半都是百度最依赖的搜索引擎贡献的。虽然在搜索服务提供上,百度因一些负面新闻荣誉大损,但这并不妨碍它仍是中国搜索的龙头老大。2019年中旬,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名对外公布,百度搜索占比70.3%。
这里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如果用户对百度App的最大依赖度仍是搜索引擎的话,那么很多人完全没必要可以下载一个占内存的App来使用,从浏览器入口进入足以。百度一直把“今日头条”和“微信”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浏览器可能也是百度忽略的推广App的一大阻碍。
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越来越难分难解
何为浏览器,何为搜索引擎?网络资料显示浏览器是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域网等内的文字、图像及其他信息的软件。而所谓搜索引擎就是根据用户需求与一定算法,运用特定策略从互联网检索出既有信息反馈给用户的一门检索技术。
可以简单地说,浏览器是显示网页的,搜索引擎是查询网页的。浏览器可以没有搜索引擎,只需要在地址栏输入目标网站的网址,浏览器就会加载目标网站的数据。但是,搜索引擎不能脱离浏览器而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这是PC端的过去式了。在移动端上,原本泾渭分明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越来越难以区分开了。
首先,浏览器自带网址栏已经支持输入中文关键字,不需要输入WWW开头的网址,也可以触达一些信息。其次,浏览器的功能更加集中强大,你可以通过加入书签、收藏夹的方式快速访问一些网站,不需要下载内存大的App。浏览器提供了更多搜索引擎的选择,你可以把搜狗、360、必应都加入书签,而使用百度App则更多导向了自家搜索引擎。最后,一般手机都会附带自家的浏览器功能,如小米浏览器和苹果的safri浏览器,用户对自带浏览器的依赖程度较高,一般不会卸载。
从PC端保留下来的使用浏览器的习惯使得不少用户如我,依然选择从浏览器入口进入百度搜索页面。从搜索需求的角度来说,搜索不是刚需,偶尔为之,一般用户就不太需要使用App。
手机上的百度App可看作手机的二级媒介平台,那么从浏览器上的baidu.com网页则是三级媒介平台。虽说从浏览器进百度好像是为百度倒流,但这样百度倒成了浏览器的“小程序”。虽然百度强大的数据库使其不会被浏览器自带的搜索功能所取代,但是它作为三级媒介平台的功能却会影响到自己二级媒介平台的推广,相应地,影响到自己布局的其他内容的推广。
当然,另一方面,百度App也很难用搜索引擎来概括,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浏览器。百度有自己的浏览器产品,但是用户并不多。不过,百度App的搜索引擎却是独立于第三方浏览器而存在的,不需要背靠大山也可以搜索到信息。这说明,百度App也具备了浏览器的部分功能。
应用内配置浏览器是一大趋势
不止百度,其他App也开始具备浏览器的部分功能,比如微信内嵌的搜索功能,这被称为应用内浏览器。
Facebook试图自己做一款浏览器的尝试在 2013年无疾而终后,最近他们为全新应用内浏览器加入了网址栏,让用户毋须离开 Facebook 的情况下也能浏览网页,藉以取代手机内置的浏览器。
根据统计机构 Scientiamobile 的调查,Android 在去年 10-12 月所产生的网页浏览流量,只有 42% 是在默认浏览器产生;反而超过一半的流量 (58%) 却来自第三方浏览器,而这些流量里有 67% 是应用内浏览器 (App-Webview),当中更有高达 88% 是用 Facebook 的应用内浏览器,换而之 Android 有 34.2% 的流量是在 Facebook 的应用内浏览器里产生,比起 Android 默认浏览器(大部份可能是 Chrome)差不了 10%。
与之相应,浏览器也不再仅仅是进入网站的入口。不仅有上面提到的搜索功能,还融合资讯服务、信息流推荐等各种功能。这显示出移动端的一种融合趋势。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