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09 09:40:09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选题策划
案例参考:
科技助农:四川农业大学团队在凉山州设计“AI病虫害预警系统”,帮助农户减少农药使用30%,稿件标题《AI守护大凉山:大学生用算法为2000亩农田“把脉”》。
文化传承:西南民族大学团队在阿坝州修复羌族碉楼,制作3D建模视频,标题《三天重建千年碉楼:大学生用数字技术复活羌族记忆》。
核心主题: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教育帮扶、科技助农等方向,挖掘四川特色案例。
政策结合:引用四川“十四五”规划中“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实践与地方战略的契合度。
内容撰写
量化成果:如“培训村民200人次”“修建灌溉渠道3公里”“调研问卷回收500份”。
避免模糊表述:用“销售额突破2万元”替代“显著提升”。
元宇宙导语(2025年新增要求):
“戴上AR眼镜,四川甘孜的藏寨在我们眼前完成数字化重生——这是西南科技大学‘云筑’实践队用3D扫描技术留存的最后一批传统民居。”
核心冲突:问题-解决-转折(如“传统销售受阻→设计‘云端认养’模式→预售订单达200万元”)。
可持续证明:附2026年合作意向书或村民联名信。
村民证言:方言原声+文字稿(如“阿婆说:‘这群后生仔教我用手机卖货,现在每天能赚200元’”)。
悬念型:《在川西发现的这个秘密,让我们的专业认知被颠覆》
数字型:《72小时:看川大学子如何用区块链帮村民卖出滞销苹果》
对比型:《出发前VS回来后:这群大学生的肤色变化说明什么》
标题公式:
正文结构:
数据支撑:
格式规范
分辨率≥1080p,时长3-10分钟,添加字幕,避免剪辑软件水印。
加分项:动画、数据可视化(如“用3D地图展示调研路线”)。
标题:10-30字,禁用“精彩飞扬——XX大学实践队”模板。
电头:“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5日电(通讯员 李明)”(地点为地级市,通讯员≤3人)。
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配图2-4张(合影≤1张)。
文字稿:
视频稿:
国家级平台
投稿方式:开通短视频投稿通道,支持15秒实践纪实短视频。
案例:四川师范大学团队在广元拍摄《非遗剪纸进课堂》,获“文化传承”板块头条推送。
投稿方式:通过“中青校园”APP或PC端(投稿地址)投稿,需关联已报备的团队账号。
审核周期:3-7个工作日,通过后优先推荐至“三下乡”官网专题。
案例:电子科技大学团队在宜宾直播助农,稿件《三天售罄5吨桃子!大学生用5G+VR技术打开川南农产品销路》被首页推荐。
中国青年网(首选)
学习强国“青年说”专栏
省级媒体
投稿方式:一次投稿多校官微联动(如“川大+电子科大+西南财大”联合报道)。
案例:成都理工大学团队在阿坝州地质调研,稿件被10所高校官微转载。
投稿方式:带定位投稿(如“#四川三下乡#@四川新闻网”),流量翻倍。
案例:西华大学团队在泸州调研白酒产业,稿件《从田间到酒窖:大学生探秘川酒黄金产业链》阅读量超10万。
四川新闻网“青春实践季”活动
高校联盟媒体池
垂直领域平台
投稿方式:上传实践过程数字孪生视频,附村民制作非遗的原始素材。
案例:西南民族大学团队在羌族的碉楼修复项目获文化部表彰。
投稿方式:提交实践报告+3D建模成果(.glb格式)。
案例:四川农业大学团队在凉山州的“AI助农”项目入选国家级案例库。
乡村振兴局“青年创新案例库”
非遗保护平台“新传承人”计划
进度查询
通过投稿平台账号查看状态,若3个工作日内未回复,可电话咨询编辑部(如中国青年网编辑部电话)。
传播矩阵搭建
首发国家级媒体后,同步至地方媒体(如四川新闻网)与校园平台(如学校官网、公众号)。
案例:中国青年网发布后,剪辑15秒短视频在抖音发起#四川三下乡创新实践#话题,@四川文旅官方账号,播放量破50万。
黑科技工具
智能投稿包:自动生成不同媒体适配版本(如传统媒体版强调社会价值,新媒体版突出网感表达)。
数字藏品:发布实践纪念NFT(如“大凉山助农NFT”),增强传播趣味性。
内容雷区
敏感话题:涉及民族、宗教内容时,需引用官方文件表述,避免主观评价。
数据造假:所有数据需区块链存证,否则直接拒稿。
模板化表述:AI检测相似度>30%的稿件不予通过。
格式错误
图片质量差:需高清原图(尺寸≥900×600像素),无水印。
视频带水印:需提交无剪辑软件标识的版本,背景音乐音量低于人声20dB。
时效性问题
实践结束后24小时内提交初稿,48小时内完成终稿投递,避免因时效性被拒。
标题:《三天卖出5吨桃子!大学生直播助农破解川南滞销难题》
导语:“2025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果燃心动’实践队在宜宾市翠屏区,针对当地水蜜桃因运输困难滞销的问题,设计‘产地直发+冷链物流’方案,联合电商平台开启24小时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2万元。”
正文:
问题背景:调研发现,当地水蜜桃因缺乏冷链支持,运输损耗率达40%。
解决方案:
联合顺丰速运开通“川南水果专线”,将运输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
设计“桃树认养”模式,消费者可通过APP实时查看果树生长情况。
成果数据:
帮助村民预售桃子5吨,增收2万元。
培训村民20人次掌握直播技能。
结尾升华:“此次实践不仅解决短期销售难题,更为川南农产品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可持续方案。”
配图说明:
图1:团队成员在果园测试土壤传感器(四川新闻网通讯员 王伟 摄)。
图2:村民学习直播带货(中国青年网供图)。
投稿渠道:中国青年网“三下乡”专栏 + 四川新闻网“青春实践季”活动。
2025年四川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网站发稿全流程拆解(附案例)。本文由 媒介星软文平台 原创,如要转载请获取作者同意,如有需求请滴滴 (媒介星软文平台)。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