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新闻资讯

“两头婚”是什么意思,“两头婚”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时间: 2020-12-22 13:15:02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两头婚”只能加剧和造就民众越来越不把婚姻当回事儿的心态,这是对婚姻神圣性和庄重性的亵渎。

婚姻不是儿戏,“两头婚”不宜提倡和渲染

近年来,在江浙地区悄然兴起的一种婚姻的新形式——两头婚,即当地人俗称的“不来不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拼拼”,这意味着“我家不是嫁女儿,你家也不是娶媳妇”,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记者针对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会兴起两头婚?两头婚有何利弊?两头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进行了调研,而网友的看法是“这样的婚姻没什么意思,感觉像合同婚姻”“时间长了那就乱了套了,跟过去的走婚有什么两样”“这种婚姻一不小心也会闹出很多事的”……

不难看出,记者的追问相对宏观,侧重社会层面,网友的感受比较微观,强调个体层面。

婚姻不是儿戏,“两头婚”不宜提倡和渲染

我注意到,“两头婚”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周边的九堡、临平、余杭一带,多为村转社区的地方,有着特定的范围,能被接受和社会公众讨论,说明了社会多元化和社会进步的一面,表现出对性别认识的提升和对家庭地位的肯定,但同时说明了人们观念中对个体权利地位的片面强调,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破坏社会的发展生态,带来个体或家庭难以承受的社会问题。毕竟,这超出了个体或家庭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

必须明确的是,相对于传统家庭,“两头婚”组建的并不是传统视野下的真正家庭,既不符合人们的日常认知,也背离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心理感受。在一定意义上,更像是精心策划设计的“你情我愿”的联合体,而不是基于情感和血缘关系的婚姻缔结。看似是家庭和婚姻关系,实则有着利益算计在内,有着中国老百姓特有的精明和狡黠。这样的婚姻关系恐怕不是老百姓期待中的婚姻关系,也不是男女期待中的“小家庭”“小日子”吧?

新闻特意强调了“彩礼”“嫁妆”,用“男方无须付彩礼,女方也无须陪嫁妆”来证明“两头婚”正确的一面,且主要把“两头婚”与上门女婿来比较,如能减轻上门女婿的心理压力,能让男方产生对家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这当然能说明当地人对“两头婚”的需求,只是在面对“双方均没有嫁娶之意”的问题时,又凭什么说这是在组建家庭呢?是种婚姻生活呢?“不嫁不娶”的“两头婚”,在我看来,只能是权宜之计,不能成为普遍现象,更不能成为趋势。好在,这种婚姻形式仅仅存在比较狭小的范围内。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的观念早已融入国人的精神血液。虽然受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和经济利己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利他主义和家庭责任为价值导向的家庭美德有所衰微,但就当下来说,家庭本位观念依然是我国民众普遍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强大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现实基础。

婚姻问题关照的从来不仅仅是夫妻二人的情感问题,还关系到两个家庭之间养老育幼、家庭教育、经济生活的功能问题。可以说,“两头婚”只能加剧和造就民众越来越不把婚姻当回事儿的心态,这是对婚姻神圣性和庄重性的亵渎。自婚姻家庭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组织形式诞生以来,情感性、伦理性、利他性、私密性、身份属性等始终是其特征,而“两头婚”片面强调婚姻中的两性关系,忽视了共同向儿女负责的合作关系,遮蔽了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这一点,应引起必要的重视和纠偏。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的演变趋势为:家庭结构多样化,家庭形成延迟化,家庭规模缩小化,家庭风险扩大化。而“两头婚”最要命的一点就是无形中扩大了家庭风险,不仅容易造成家庭矛盾,还容易诱发社会问题。必须明确,婚姻不是儿戏,“两头婚”不宜渲染也不宜提倡。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那些钱多的把钱投在P2P现在爆雷了,投入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怎么办
下一篇: 如何看待辛巴被快手永久封杀事件?对辛巴被快手永久封杀事件看法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