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2-31 14:22:37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三湾乡2016-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中共三湾乡党委 三湾乡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6日)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五年来,我乡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总体要求,持续深化脱贫攻坚“443”工作法,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和贫困村退出“九大体系指标”,积极落实“十大扶贫工程”,大力弘扬“真心为民、精心绣花、沉心苦干、一心求变”的永新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部署稳步推进。至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9%,降至零。脱贫成效稳固向好,百姓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永新县最南端,距乡城39公里,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发生地,是国家级4A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生态乡镇、全国卫生乡镇。全乡国土面积230平方公里,耕地3798.85亩,林地16.68万亩,乡内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植黄桃、丝瓜、油茶、蕃薯,养殖黑猪和蜜蜂,笋干和蕃薯干深加工。下辖5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40户、5359人。“十三五”期间贫困村有3个(汗江村、三湾村、九陇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1156人。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村支书、第一书记、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二是建立乡村干部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党委书记为乡脱贫攻坚工作总指挥,乡长为副总指挥,班子成员为各村指挥长,村干部、第一书记、乡驻村干部和帮扶工作组包村组包贫困户。为进一步压实责任,所有帮扶干部分别与乡党委、政府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明确了分工,自上而下形成一套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二)全面推进“十大扶贫工程”全力投入脱贫攻坚战。一是抓项目夯实脱贫攻坚基础。2016年以来通过统筹资金全乡投入资金3318万元,安排项目114个,改善了全乡五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的提升了脱贫基础。二是抓产业发展促增收。2016年以来每个村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一柚两桃、丝瓜种植、黑猪养殖、蜜蜂养殖、旅游培训等特色产业,重点扶持9个产业合作社,先后建成了丝瓜、蓝莓、黄桃、油茶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290亩。扶贫产业贷款共发放134户,贷款金额664.5万元,户均年增收不少于2000元。三是大力鼓励外出就业切实提高脱贫质量。2016年以来开展就业培训125人次,发放培训补助2.65万元,推荐贫困户在本地工业园或外出务工达579人次,发放外出务工交通28余万元。四是通过教育扶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落实各类教育补助政策,学前教育补助、中小学教育补助、职业教育补助、雨露计划补助、生源地无息贷款等249人次,2016年以来全乡共补助70万元以上,2016年以来通过雨露计划65人次,补助资金19.5万元。五是加强医疗保障确保脱贫不反弹。做到贫困户“五道保障线”全覆盖,2020年出资73.5万元为贫困户代缴新农合、新农保,代购商业险,全乡共356人次贫困人口享受了五道医疗保障防线补助174万元,实现了贫困户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六是保障扶贫兜底。对一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2016年以来通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保障了1000余人次,发放保障资金300余万元。七是建好“爱心公寓”让无房贫困户有房可住。近年来,我乡投入资金800万余元,严格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应搬尽搬、应保尽保”原则,对全乡297户农户住房进行安居提升。2016年以来建了爱心公寓6套,投资24万元,实施危房改造56户,投入54.3万元。八是落实金融扶贫政策。2016年以来扶贫产业贷款共发放134户,贷款金额664.5万元,户均年增收不少于2000元。九是通过多重举措开展扶贫扶志感恩教育,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刷写大型固定扶志扶智标语10余条,编制脱贫攻坚顺口溜,印制宣传册600本,宣传彩页500余份,各类口袋书200余份。全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贫困户知晓率达到100%。二是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民风民俗。将《村规民约》宣传页发放到每户村民家里,并宣讲到位,使《村规民约》家喻户有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凝聚了精神力量。
三、亮点做法
1.季度考核兑奖惩,擂台比武展风采。通过“党建+脱贫”十项攻坚大比武活动,公示排名,重奖重罚,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每季度组织开展“四支队伍”擂台赛,通过知识竞赛、评委提问,倒逼“四支队伍”一口清。开展党员干部积分评星,月评季考、半年评议、年度评星,与选拔推荐、评优树模、奖金分配相挂钩,让党员干部有为有位。
2.坚持四个同步,加快旧宅腾退。一是坚持宣传推进同步,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旧宅腾退复垦工作利好,形成引导示范效应,使腾退复垦政策深入人心。二是坚持考核问效同步,成立主要领导牵头主抓的领导小组,坚持“软硬”兼施同步,一手抓“软”资料完善,一手抓“硬”措施到位,做到旧房腾空,统一上锁贴封条。镇主要领导巡回指导、现场办公,压担子、谋对策,重点解决焦点、难点问题。
3.坚持“三上三下”,精准兑付产业奖补。坚持“精准合规、公开透明、直补到户”的原则,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创新采用“三上三下”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核查验收和资金补助精准核验,向全乡174户贫困户兑付奖补资金39.5万。全面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激发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4.依托旅游资源,搭建三业平台。依托红色文旅品牌,抓住“三湾改编”景区荣升4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推进“党建+旅游+合作社”模式,带动餐饮、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发展,户均年可增收500元以上。
5.全面开展遇困即扶工作,不让一户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掉队。加强动态监测,精准识别“遇困即扶”对象。一是明确监测范围。重点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并已识别为易致贫低收入户和易返贫脱贫户的群众。核查工作做到客观、全面、准确,既依据其收入支出情况,又综合考虑其家庭经济基础和实际承受能力。二是明确监测方式。以乡村为主体,通过组织第一书记、村特派员、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拉网式排查。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同步监测。三是明确认定程序。“遇困即扶”对象每月定期认定一次,严格按照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批流程进行识别。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上月申请对象进行信息比对,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监测。
四、脱贫攻坚总体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我乡经过五年针对性帮扶,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1156人,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9%,降至零。脱贫成效稳固向好,百姓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我乡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和贫困村退出九大指标,2016年以来通过统筹资金全乡投入资金3318万元,安排项目114个,改善了全乡五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的提升了脱贫基础。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全乡共发放兑现粮食直补资金 275694.59元、农机补贴4户3750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248550元,发放农村低保、困难救助资金449520元,新农保养老金570000元,征收社会抚养费148850元。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9%,降至零。脱贫成效稳固向好,百姓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全乡2016年前有贫困村3个(三湾、九陇、汗江),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1156人。我乡致贫原因主要体现在因病致贫142户606人,占比52.4%;因残致贫46户179人,占比15.8%;缺技术36户,158人,占比13.6%;缺资金26户139人,占比12%。经过五年针对性帮扶,2016年脱贫67户301人(汗江村顺利脱贫)、2017年脱贫42户176人(九陇村、三湾村整村脱贫)、2018年脱贫15户31人、 2019年脱贫16户30人、2020年脱贫1户2人、11户脱贫不稳定监测户全部消除风险。截止到2020年底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提高。2016年以来,我乡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和贫困村退出九大指标,2016年以来通过统筹资金全乡投入资金3318万元,安排项目114个,改善了全乡五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基础设施条件,有效的提升了脱贫基础。。一是交通方面。近几年全乡兴建桥梁13座(其中4座为农用桥)、维修加固桥梁1座,已完成10.370公里通村组公路建设、6.4km村组道路会车道建设和6.4km波形护栏,全乡入户路硬化率达100%以上;二是新农村建设方面。2018年全乡共投入项目资金180万元共实施建设6个美丽新村建设点;三是投入1700多万元对全乡各个村小组进行扩容改造,彻底解决了全乡的用电负荷问题;四是在九陇村、高车坳村村部实现了全乡通讯信号全覆盖;五是加大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及活动场所建设,投入资金82万元,建设卫生室2个,文化综合服务平台2个,新建电商服务站1个;六是投入60万为九陇村、三湾村建设黄桃、蓝莓基地,全乡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共计33.9万元;七是大力改建人居环境,实施村庄环境整治项目15个,全乡全面完成了改水、改厕、改路、清理污水沟12.5千米、清理垃圾142.4吨,拆除危房、舍屋8018平方米,种植树木3205棵,架设路灯235盏,资金680万元;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6个,覆盖村庄20个,资金550万元。全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极高。
(三)贫困户增收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以来,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0余万元,围绕“一柚两桃、丝瓜种植、黑猪养殖、蜜蜂养殖、旅游培训等特色产业,重点扶持9个产业合作社,先后建成了丝瓜、蓝莓、黄桃、油茶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290亩;在九陇村发展丝瓜基地和黄桃基地115亩、石口村发展丝瓜基地和大棚西瓜30亩、汗江村发展“渔稻共生”基地30亩、种植乌桕1071.3亩,带动148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利用好省慈善总会“栽致富树”项目资金,按户均20000元的标准,对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户进行重点扶持,年分红2000元。贫困户单户安装光伏电站19户,户均收入1900元;集中点安装1个,装机容量20KW,覆盖贫困户10户,户均年增收500余元。扶贫产业贷款共发放134户,贷款金额664.5万元。其中73户共364.5万元用于自主发展农业产业;60户以户均5万元小额贷款入股本乡农业产业合作社,户均年增收不少于2000元。
(四)群众获得感显著提高。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全乡共发放兑现粮食直补资金 275694.59元、农机补贴4户3750元、水库移民直补资金248550元,发放农村低保、困难救助资金449520元,新农保养老金570000元,征收社会抚养费148850元,新增奖扶3人,阳光助学2人,发放计生奖扶资金24400元;2016 “爱心公寓”工程,2017年入住4户。合理利用县脱贫攻坚整合资金,共实施19个项目,项目资金502.8万元,对全乡460栋“金包银”房和有维修价值的土坯房进行了维修,居住条件焕然一新,改卫生厕率达95%(贫困户改厕率100%),农户有线电视收看率达100%,户户通山泉自来水、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全乡44个自然村共安排了62名保洁员,保洁员都能按“四个一”标准上岗,放置门前垃圾桶2387个,垃圾投放点96个,垃圾桶投放点192个,投放点岗位公示牌已完善,垃圾车62辆,电动垃圾车5辆,洒水车1辆,做到农村垃圾日清日运,垃圾压缩中转站二层已封顶。通过拆旧建新、维修加固等方式共为297户农户解决住房问题。其中维修加固155户,拆旧建新142户。居住条件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五)攻坚局面凝聚强大合力。创新推行“443”工作法,坚持乡村书记抓脱贫,压实党员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机制,筑牢“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党建引领、镇村联动”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行动、“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凝聚攻坚强大合力。坚持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大力扬井冈山精神、三湾改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励担当作为,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脱贫攻坚能力得到锻炼、作风得到锤炼,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治,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广大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帮扶、尽锐出战攻坚。全乡脱贫攻坚表彰28名个人、13个集体。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