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软文代写

单位考察任务工作成效文章代写范文

时间: 2020-12-31 14:23:08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2020年工作成效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双重挑战,全乡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各级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和精神,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和贫困村退出“九大体系指标”,积极落实“十大扶贫工程”,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5.9%,降至零。脱贫成效稳固向好,百姓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积极克服疫情,有效消除影响。一是积极主动应对。制定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消除疫情给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2月17日起,第一时间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和帮扶工作,通过发放防疫物质、捐赠蔬菜粮油、组织春耕备耕等,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战胜疫情和脱贫的信心决心。二是加快复工复产。2020年度我乡扶贫建设项目14个,主要有桥梁、道路、水利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大产业直补、税收减免、金融信贷等政策支持,推动全乡10家扶贫龙头企业、43个农民合作社、20余家园区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带动250多名贫困人口务工。调整优化年度扶贫项目,全乡23个扶贫项目开工率、完工率达100%。三是全力稳岗拓岗。加强就业宣传,开设2条公交线路,帮助100多名贫困人口在园区企业实现了就业。稳住扶贫车间,有4个扶贫车间于3月份顺利开工,2020年新增扶贫车间2个,共吸纳贫困劳动力30人,人均年增收7000元。四是防止脱贫群众因疫返贫。为避免已脱贫人口部分脱贫质量不高不稳定户再次返贫,我乡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就业监测、收入监测等方式全面排查,有针对性加强帮扶力量和增加帮扶措施,落实责任到户到人,并在村内广泛开展智志双扶教育,发掘内生动力。

(二)狠抓脱贫机制,确保精准施策。一是严把识别关。严格贫困户评定标准,坚持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村民主评议、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公告的识别程序,严格按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的识别标准开展贫困对象动态调整。其中,2020年自然增加14人,自然减少20人;把11户32人脱贫不稳定户纳入监测户。到目前为止,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69户1156人。二是坚持因户精准施策。坚持“工作组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对贫困户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结合本乡产业发展实际、贫困户的意愿等因素,因户施策、因村施策;对2020年11户脱贫不稳定监测户,按每户新增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各一名作为帮扶人,责任到户到人,通过增加低保或低保提标、石口性岗位、村级光伏收益补助、开展智志双扶教育、安排石口性岗位等帮扶措施,帮助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增强脱贫的稳定性。三是落实“五看”机制倒逼扶贫举措。作为一个偏僻的山区乡镇,我们制定出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读书郎、四看生老病死是否有保障、五看村里脏不脏”的机制,分类推进,精准实施,稳固提高脱贫质量。2020年脱贫1户2人,今年在原有帮扶措施下,对其新增石口性岗位、村级光伏收益补助、低保提标等帮扶措施,通过帮扶户人均收入达到14735元,实现稳定脱贫。

(三)引导复工复产,产业提质增效。一是确保项目复工复产2020年度我乡扶贫建设项目14个,主要有桥梁、道路、水利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随着扶贫项目的推进,带动了周边贫困户的就业,直接增加了贫困户务工收入。二是多措并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按照县委党政经“三位一体”要求,完善“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围绕“一柚两桃、丝瓜种植、黑猪养殖、蜜蜂养殖、旅游培训等特色产业,重点扶持9个产业合作社,先后建成了丝瓜、蓝莓、黄桃、油茶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基地290亩;在九陇村发展丝瓜基地和黄桃基地115亩、石口村发展丝瓜基地和大棚西瓜30亩、汗江村发展“渔稻共生”基地30亩、种植乌桕1071.3亩,带动148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确保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全覆盖,入股资金不低于5000元/户,年度分红不低于500元;利用好省慈善总会“栽致富树”项目资金,按户均20000元的标准,对贫困程度深的贫困户进行重点扶持,年分红2000元。三是推进产业扶贫农民增收。光伏扶贫贫困户单户安装光伏电站19户,户均收入1900元;集中点安装1个,装机容量20KW,覆盖贫困户10户,户均年增收500余元。扶贫产业贷款共发放134户,贷款金额664.5万元。其中73户共364.5万元用于自主发展农业产业。抓住“三湾改编”景区荣升4A级旅游景区的契机,推进“党建+旅游+合作社”模式,带动餐饮、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四是助力贫困人口返岗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乡内以“理论学习+现场实践”模式组织集中培训,2020年邀请科技部养蜂专家等组织3批次,共完成64名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外出务工申报一次性交通补贴,已申报交通补贴330人,涉及发放资金14.73万。开发贫困石口性岗位185个,人均增收6000元。安排送工共计80人/次,园区招录11人;在汗江村已建成一个可以容纳50人务工的扶贫车间,现招收务工人员17名,其中贫困劳动力7名。开发公益性岗位185个,人均增收6000元。五是消费扶贫促销促产。为扩大销售途径,组织合作社在全国扶贫网江西永新馆注册2个店铺,完成产品认定2个,通过政府、帮扶单位和经营主体采购贫困户的猪肉、鸡鸭和蜂蜜等农产品,线下消费扶贫采购完成280万元;为养殖大户发放疫情优化扶贫产业专项补贴7.695万元。尽最大的努力把疫情对贫困户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加强政策保障,力求精准施策。一是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注重“两项制度”衔接,做到应保尽保。尤其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发展产业和就业的群众,定为蓝卡户,全部纳入低保进行兜底。其中,全镇有低保户286户486人(其中贫困户157户294人),低保金187.5万元,户保障人口1.7人;农村五保13户13人(都为集中供养),五保金7.98万元;全乡残疾人口158人(其中贫困人口85人),发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 110人(其中贫困人口73人)11.6万元。二是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教育保障“双重”管理,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申报、落实好教育扶贫各项政策,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因贫辍学。2020年,在校贫困学生234人,其中学前教育46人,小学教育104人,初中教育62人,高中教育22人,中专教育8人,大学教育10人。发放教育补贴资金12.55万元,申报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18人5.4万元。三是严格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乡因病致病142户,占比52.4%,是主要致贫原因。我乡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室建设。建有1个卫生院、2个村级基层卫生室、2个医疗巡诊点。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实行“五道保障线”全覆盖。2020年,政府出资73.5万元为贫困户代缴新农合、新农保,代购商业险,全乡共356人次贫困人口享受了五道医疗保障防线补助174万元,实现了贫困户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为全乡204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证。四是严格落实安居扶贫政策。近年来,投入资金800余万元,严格按照“应拆尽拆、应改尽改、应搬尽搬、应保尽保”原则,对全乡297户农户住房进行危房改造。其中贫困户142户,“交钥匙”工程6户,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五是加强资金项目管理。2020年全乡扶贫建设项目14个,其中已完工9个,正在施工2个,未开工项目2个,未开工项目为两个供水工程项目,目前项目资金到账439万元,已经拨付174.05万元,拨付比例39.64%。安排专人对标上级要求完善2016-2020年扶贫资产台账,为扶贫资产做到管理有方案、管护有人员、资产有账可查。

六、 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委“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和县委“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的要求,学习领会饶振华同志《在全省第 16 次疫情影响分析应对视频调度培训会上的讲话》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成效,创新实施“443”工作法,细化脱贫攻坚“1+26”实施方案,明确“十大扶贫工程”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责任单位,举全乡之力、用“绣花”功夫推进脱贫攻坚,确保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全面到位。

(一)坚持“四个围绕”巩固脱贫成果。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明确“四个围绕”工作。一是各项工作围绕脱贫攻坚转。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三级书记抓脱贫,干群合力促攻坚。层层压实责任、分片包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党员干部围绕贫困群众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阵地,全面落实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大力开展“党员活动日”“连心服务大走访”“党员干部大走访”等活动,因户施策、对口帮扶。三是扶贫举措围绕产业发展转。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贫的重要基础,推行以党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四群联创、十户连心”基层发展和治理模式,采取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抱团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运用“产业+”“电商+”,构建“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服务体系,全乡建立合作社9个,入社贫困户269户,实现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全覆盖。四是工作机制围绕巩固成效转。建立增收长效机制,采取直接帮扶、以奖代补、扶贫贴息等办法,积极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增强“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有钱用”;建立安居长效机制,推进扶贫搬迁和“交钥匙”工程,确保贫困户“有房住”;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加强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统筹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突出志智双扶,确保贫困户“有尊严”。

(二)持续完善扶贫提升机制。一是落实脱贫攻坚动态监测机制。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按照“应进则进、应退则退,有进有出、应扶尽扶”原则,建立和完善扶贫对象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对县反馈的疑似数据及时核查,及时整改,逐户逐一过关,做到国办系统、上墙资料、户乡村资料一致,对患病或生小孩等重大变故贫困户进行摸底针对解决。二是落实扶贫对象增收发展机制。推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发展衔接,重点是打造“茶叶、蕃薯、露天蔬菜”产业基地和红色旅游开发。全力保障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推进扶贫产业提质增效,贫困户稳岗就业,进一步夯实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持,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确保贫困群众稳增收,可持续发展。三是利用数据分析抓好问题整改开展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和“感恩行动”,注意通过对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比对,排查出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抓紧进行问题整改,对遇困、遇病、遇灾等重点群体进行地毯式摸排,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四是资料台账要分门别类。围绕各级责任落实、各项政策落实、各项工作落实,整理好2020年及2016年至2019年现有工作资料台账,务必做到内容接续更替、数据符合逻辑、口径保持一致。

(三)继续做好政策和资金保障。一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严格落实上级“四个不摘”要求,在过渡期间,做到资金支持不减、政策力度不松、驻村帮扶不撤、社会助力不降,稳固夯实脱贫攻坚成效。分类细化小额信贷工作。对真正贫困户需要发展产业的做好续贷。一是加快项目完工验收,抓紧资金拨付报账。要加快未完工项目实施进度,抓紧已完工项目的验收、结算和支付,特别是支付给合作社的项目资金要认真核查,确保资金不闲置、不滞留。加紧与润泉公司签接管协议,完成2个供水工程项目,完善扶贫资产台账。四是进一步压实脱贫责任各部门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筑牢“各乡镇各部门合力抓、驻村干部和基层干部具体抓”的责任体系。各行业部门聚焦精准帮扶“十大行动”,细化攻坚举措,强化监管指导,以责任落实确保各项政策、工作落实。

(四)继续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巩固拓展基层减负成效,精准整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二是深化扶贫保障。继续落实健康扶贫“六保障”、产业扶贫“三突显”、光伏扶贫“三到位”、就业扶贫“三掌握”、异地搬迁“三到位”、保证扶贫“三及时”,确保扶贫目标任务持续完成。三是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机制。脱贫摘帽落实“四个不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把“两个关口”。接续推进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向纵深发展,不断满足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软文范文代写,案例范文
下一篇: 月子中心&妇产医院行业专业研究进展调研报告文章代写范文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