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光临媒介星发稿平台!

注册 登录
天 津 北 京 广 州
18979480970
当前位置:媒介星发稿 > 营销技巧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有什么好的技巧可以遵循

时间: 2021-01-18 12:56:39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我来终结这个话题,目前绝大多数教你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对你都没用,不接受反驳。

高赞答案很干货啊,可是,真的有用吗?

减少低密度信息获取?

别闹了,乖乖,那是先有了深度思考能力之后的结果。

这就像我说我想要变自律,你说你要先早睡早起每天5公里;

我说我想找个【大】【波】【浪】的富婆女朋友,你说你得学会单手开法拉利。

要是能做到这些我TM还用问你这个问题嘛?你跟认知不高的普通人说减少低密度信息的获取,人家会踩着你的头发,让你先从冰箱上下来再装13。

人类通常永远只能听到自己愿意听到的声音。太多人知道抖音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对于系统学习知识和成长没有任何帮助,可是有多少人能控制自己?

辨别真伪信息?

别闹了,乖乖,那是认知升级之后的结果。

书读多了,阅历多了,踩得坑多了之后,看个开头你就知道又是一篇水湄物语理财软文。

这是基于你看了无数篇软文之后的经验,不常看的人你怎么能辨别信息真伪,你以为公司花钱请的营销文案只是平平无奇的干饭王嘛?

先给自己洗脑?

别闹了,乖乖,那是李笑来口中元认知的能力,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

很多人一生都不会领悟到一个事实:你的大脑不是“你”,你的大脑只是从属于你。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糖果实验大家都知道,大多数人都是那些立刻吃掉糖果的人,根本不可能享受延迟满足感。换句话说,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是自己大脑的仆人,学不会控制自己的大脑。

深呼吸给大脑预热预热? 逻辑反推?用故事框架思考?

事实是大多数人都懒得思考,不是我们想这样,而是我们这一生,大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把需要花费脑子去做的事情,变成【不需要动脑】的自动化加工模式。

这篇2771个字的干货,有多少人能一字不落的全部看完?

看完的人说明就对这类信息比较敏感,具备深度思考的潜质和基础。

先拉到最后,一键三连,姐姐考虑送你一本玉女心经无上心法。

如果以上都没有用,那什么是有用的?

我先问你?

你为什么想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习惯?

是因为深度思考有用,是吗?

然而深度思考只是个过程,这个过程会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5秒钟可不可以告诉我?

就此时此刻以你的认知,深度思考到底有什么用?

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得深度思考是有用的?

有了之后能改变什么现状,获得了什么结果?

如果回答不出来,说明你的潜意识明明就觉得:这玩意儿没什么用,只是大家觉得有用,我也就觉得有用。

花一秒钟就看清事物本质的人,与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这没有错,但首先你得是教父。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有用的,不过你首先得见过牛逼的案例,你得真的觉得它牛逼,而不是别人说牛逼,没有见过世界的人总觉得自己的井口就是世界的全部。就像山本耀司的自我理论一样: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然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场景,其实都不需要深度思考能力,更多的是按照固有的经验来办事的简单重复。

在工作中,刚开始你是缺乏经验的小白菜,每天Get到新知识都高兴得能多吃3碗大米饭。

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一段时间过后,大多数人都会发现:

虽然每天都忙于简单重复的事情,工作枯燥无味,但是职位也一步一步稳定提升,而且依照经验和范式办事,不用思考,真香啊。

至于那些成长,去TM的谁爱成长谁成长。什么【你的低品质勤奋正在毁掉你】,谁爱站着谁站着,我就喜欢躺着。

大脑的本质就是一台贝叶斯机器。我们每天生活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训练它。

你喂给它什么,它就会成为什么?

你喂给它粗制滥造、无需动脑的信息,大脑就会变得日渐懒惰、懈怠,因为它发现这样就足以应对每一天的生活。

你喂给它高度复杂、需要反复咀嚼的信息,大脑就会出现不适,努力调整自己,来适应信息的难度,直到得心应手为止。

所以对于普通人第1个最简单的建议就是:读一些复杂的、需要费脑子的文章和书籍。不用强求能读懂多少,但要努力读进去。

为什么呢?目的不在于从它们中获得启发,而在于通过这种方式,锻炼我们的前额叶,让它逐渐习惯这种【需要动脑】的模式。从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让它运转起来。

一旦形成习惯,【深度思考】对于你而言,就不再是【深度思考】了。它变成了一件自然、无需费力干涉的事情。

不要为了自律而自律,让它变得自然而然。

同样的,不要为了深度思考而假装,让它慢慢变成条件反射的习惯。

自从建立阅读和思考的正确习惯之后,回过头看以前常读的文章,你就会觉得寡淡无味,毫无信息量,根本读不下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以前怎么会读这种没脑子的东西?

第二个简单的建议:写作。

深度思考是一个逻辑过程,它基于信息的收集、整理、提炼、归纳、总结。

其实当你到了总结这一层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写作恰恰是在完成这个从收集到总结的过程,然后进行观点输出。但是写作很容易把自己抽干,所以你还需要不断输入新的信息。

给予大脑足够大的挑战和刺激,大脑就会通过构建和强化突触连接,改变自己的内在结构和适应性,来适应它所预测到的新情景,这,就是训练深度思考的过程。

第三个简单的建议:经常利用科学的思考工具。

前人数十年智慧总结的结晶你以为跟所谓的抖音干货一样鸡肋嘛?

对一个工作中的事情进行全面分析时,我们可以用金字塔思维。

将事物的纵向逻辑、横向逻辑分别列出来,然后逐一进行分析解决。

再比如经常用工具做思维导图训练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再比如,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5W2H分析法,搞清楚做什么(What)、怎么样(How)、为什么(why)、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多少(How much)几项指标,从而减少问题的疏漏。

再比如,我们在进行创业分析的时候,可以用到SWOT分析法来分析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用商业模式画布来进行商业模式分析。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过程简单,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

那就对了,大道至简,真理往往就这么简单。

任何复杂的、学术名词堆叠的专业术语,都是用来对外行降维打击的而已,不信你看搞互联网的筒子就喜欢包装一些新词,其实拆开了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概念。

再比如,你看哪个真牛逼的创业大佬,不能三言两语讲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讲不清楚的那是他自己也不清楚。

如果你真的看到了这里,那说明你是一个能够深度思考的人,不管你是在第一层,还是在大气层,都为你点赞。

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的方法,有什么好的技巧可以遵循。顺便的话,你也可以为我点一个,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答案


联系我们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上一篇: 视频号的推荐算法你知道吗?视频号的推荐算法解释
下一篇: 描述你很温柔的文案和句子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

注册会员 尽享全网3万多家媒体资源!

18979480970 工作日:9:00-18:00
周 末:请联系客服
资源多 价格低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