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0-06 13:54:50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70岁的于姨一辈子爱美爱唱爱跳,一辈子没有要孩子,是我见过的年龄最大的丁克族,但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
村里的于姨今年70岁了,她家兄弟姐妹八个,她是老大,从小就帮助父母带弟弟妹妹,做家务,每个弟弟妹妹都是她抱大的,所以她小时候就说长大了不结婚了,即使结婚了也不会生孩子了,太累。
弟弟妹妹都结婚了,于姨也没出嫁,父母觉得太丢人了就逼着于姨赶紧找婆家嫁出去,于是30岁那年被父母安排嫁给了同村的大龄男青年宋叔。
于姨对宋叔说即使我结婚了我也不会要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当初的宋叔也是三十好几了没找到对象,原因是人太忠厚老实了,甚至有点木讷寡言,他觉得有人跟他结婚就行,要不要孩子无所谓,于是于姨和宋叔成了村里第一批丁克家庭。
80年代初尤其在农村并不时兴起丁克家庭,那时候结婚的人至少家里有一个儿子,头胎是女孩的还可以再生个二胎,所以长辈们都催着于姨赶紧生个孩子,毕竟年龄不小了,没有孩子老了会很难,但是于姨依然我行我素。
于姨长得漂亮,能歌善舞,我妈说她们上学的时候有文艺演出总会看到于姨的身影,演出服一穿,大辫子一编,扇子一挥舞那叫一个迷人。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村里也有文艺演出,也总会看到于姨唱歌,那个时候她已经剪了短发,总穿一身类似军装的服装唱《十五的月亮》,不论从颜值和声音都酷似董文华。
不生孩子的于姨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记忆里她总穿着白衬衫加小西服、小西裤再加一双小皮鞋,看起来又漂亮又干练。
村里其他同龄女人每天带孩子,身材走样,穿个大背心,头发随便扎一下,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羡慕于姨天天就是打扮自己,活的很潇洒。
宋叔非常宠于姨,从来不用于姨下地干活,而且从来也不打扮自己,成天头发挺长,衣服又脏又破,永远穿着解放鞋叼着大烟袋锅慢悠悠的去农田里面干活。
村里人劝宋叔你好好收拾下自己吧,别整天不修边幅,你媳妇打扮那么漂亮,还比你年轻,哪一天把你撇下跟别人了,你赶紧跟你媳妇要个孩子把她拴住也行,有孩子了她的心就稳定下来了。
每次听到别人这么说宋叔总是猛吸一口烟袋憨憨地说,放心吧,她跑不了,没有人能这么惯着她,不干活也不生孩子,至少在我们镇上都找不出第二个。
于姨也沉得住气,除了把家里收拾干净把饭做好以外真的从来不下地干活,不管别人家是不是都收完了只剩她家没收完她也不会去帮忙。
每年八月十五月亮最圆最亮,家家户户都顶着月亮在院子里面扒苞米。其他妇女要把孩子哄睡了再出来扒苞米,而于姨要么在家睡觉,要么给宋叔唱《十五的月亮》,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都羡慕于姨,不用管孩子也不用干活,真有福。
左邻右舍的男人们则说自己家的老婆们,你们不要羡慕她,她没孩子现在使劲嘚瑟,等老了怎么办?她不干活等老宋走了怎么办?你们别忘了老宋可是比她岁数大,年轻的时候吃点苦,老了才能享福。老婆们则说这是老爷们不心疼自己的媳妇。
随着物价飞涨,村里人紧靠种地很难养得起孩子,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家庭,很多人都在农忙的闲暇时间去打工养家糊口。
于姨和宋叔没有孩子,没有那么大压力,除了种点地又在学校旁边开了个小卖店。
小卖店是小学生放学的必经之路,手里有点钱的学生每天都要去消费,村里人买个盐买个醋打点酱油,一天也不少赚。
开了小卖店之后于姨整天穿着的更正式了,脸也擦的很白,很像一个供销社的售货员,每天就负责在店里卖货,宋叔种地的闲暇来帮忙进货收集空酒瓶。
那个时候大家还是羡慕于姨的,一天天不用干体力活,家里还有卖店,生意兴隆,不用操心孩子,每次集市都去买一大堆好吃的,生活不要太美好。
小时候学习的本子、橡皮、铅笔什么的都是在于姨的小卖店买的。于姨家的小卖店承载了小时候的一些零食记忆,酸梅粉,无花果干什么的零食开始都是在那里买的。
没孩子的于姨和宋叔那些年攒了不少钱,其他有孩子的家庭不但没攒下钱甚至还负债累累,因为要给孩子娶媳妇了,要盖房子要买三金还要准备彩礼。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