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14 22:46:55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镇南关大捷,是我国屈辱近代史上少有的一次胜利。
然而,对于此战的具体歼敌数据,各方的统计却极为悬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回顾此战前前后后的历史,我们可以更接近真相。
1、从谅山到镇南关。
1884年6曰北黎事件后,中法战端再起。
1885年,法国再次增兵越南,发起北圻作战。
2月1日,法军集结了2个旅,约8000人的兵力,发起对谅山的攻击。
次日再战:大青山方向,法军143营和东京步兵营攻取4号堡垒,但长墙方向,冯子材在坚决抵挡住敌人后,以王孝祺爆炒其后路,导致法军被迫撤退。
随即,143营、第2外籍营、东京步兵营梯次撤退(注意,东京步兵营在最后),撤出了战场。
(请注意此战“东京步兵营”在战斗中的任务和表现)
随即,法军撤走,清军赢得了镇南关大捷。
3、从镇南关到谅山。
法军败走镇南关以后,不敢在文渊停留,撤往谅山。
3月26日,清军不战而夺文渊。
28日,清军在谅山北面再败法军。当晚,法军撤出谅山。
29日,清军夺取了谅山。
自镇南关而下谅山,清军不过用了4、5日。
如此,双方在北圻战场的战线,基本恢复到了法军增兵之前。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