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11-11 23:18:30 作者: 媒介星软文平台
中医认为肝病是由于湿热毒、药毒、酒毒等邪毒内侵,人体正气不足,无以抗邪而发病。当邪毒入侵血分,可致“肝胆湿热证”。湿邪阻滞气机,肝失疏泄,可致“肝郁气滞证”;肝郁乘脾或湿热伤脾,可致“肝郁脾虚证”;寒湿困遏脾阳,中焦气滞,土壅木郁,可见“寒湿困脾证”。久病致瘀,久病入络,可致“瘀血内阻证”:邪毒郁久损伤阴液,可致“肝肾阴虚证”,久病阴损及阳,可见“脾肾阳虚证”的发生。下面将介绍7种证型的临床表现及舌象特点。
1. 肝胆湿热证
表现: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
舌苔特征:舌红色苔黄腻。
治则:利湿清热
2.肝郁气滞证
表现: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胀痛,脉弦。
舌象特征:舌色淡红,舌苔薄白。
治则:疏肝解郁
3. 肝郁脾虚证
表现: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则胀闷疼痛可减,精神抑郁,急躁易怒,少食腹胀,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者溏结不调,脉弦或缓。
舌象特征:舌色淡红,舌苔白腻。
治则: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4.湿寒困脾证
表现:腕腹脾闷或腹胀腹痛,纳呆,便溏,口中粘腻,泛恶欲呕,或身目黄染,黄色晦暗如烟熏,或四肢浮肿,小便短少,妇女可见白带量多,脉濡缓或沉细。
舌象特征:舌色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
治则:温阳健脾。
5. 瘀血内阻证
表现:胁肋部刺痛 ,痛处固定,或胁下可打及积块,时有肢体林木,女性会出现月经量减少、颜色暗或夹血块,面色晦暗,或皮肤干涩,肌肤甲错,可见朱砂掌、蜘蛛痣或胸前毛细血管扩张,脉沉涩。
舌象特征: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紫斑。
治则:活血通络。
扫一扫,添加好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邮件联系2290/781984@qq.com
全网媒体直线发稿、24小时自助发稿平台、助您提升营销效率!